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牵牛花白粉病防治技术
2010-12-16|
       牵牛花白粉病又名喇叭花白粉病,危害牵牛、矮牵牛等多种花草。该病危害牵牛花的叶片、叶柄、茎。叶片受害初在叶上生不规则的白色小粉斑,与之相对应的叶背面失绿变为黄白色,后小粉斑逐渐扩大可至全叶表面布满白色粉层,后期白粉层中生出许多黑褐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子囊壳。白粉层在叶片的正面、背面都可能发生,发病前期在正面多,后期叶背面亦逐渐增多。叶柄、茎受害,都生出长条状不规则白粉斑。病原为真菌,单囊白粉菌。病原菌以子囊壳随病株残体越冬,翌年初夏散发出子囊孢子形成初侵染,在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扩大病情。每年6月和9月病情发展较快,炎热的7-8月病情受到抑制。防治方法:

  (1)秋后牵牛枯死后,彻底清理枯残株,扫除地面落叶集中深埋或高温沤肥,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2)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选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