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您好!  请 注册登录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
林业百科高级搜索:
发布时间:
湿地松的栽培技术
2010-08-27|

湿地松(俗名美国松、国外松),拉丁文:Pinus elliottii Engelm. 属速生林树种。生长快,耐低温,抗贫脊。树型整齐,主杆通直挺拔,侧枝整齐而不庞杂。叶尖长15-20cm,3尖一束与2尖一束并存,颜色翠绿。用于风景树、高速公路、铁路两旁绿化的首选树种。也可以用于造林取材,8-12年便可成材。


一、用途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快,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木材广泛用于建筑、枕木、坑木以及胶合板、纤维板和造纸等方面。价值每立方米600-900元。
二、适生环境
    湿地松适生最好的环境条件:降雨量在1000-1400mm,年平均气温15.4~21.8℃,绝对最高温38℃,偶有达到41℃,绝对最低温为 -17℃。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可种植。湿地松在中性至强酸性水土流失红壤丘陵地及表土50~60厘米下为铁结核层排水不良的沙粘土地均生长良好。湿地松也较耐旱,在干旱贫瘠的低丘陵地也能旺盛地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地或者积水地则生长较差。湿地松为喜光树种,极不耐荫,抗风力较强。根系有菌根与之共生。
三、育苗
播种:可采用苗圃撒播方式。
种子处理:先将种子倒入用清水内,加入适量白猫牌家用洗洁精,用手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蜡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倒入50度温水里,泡浸24小时,捞起滤干,装入布袋,每天早晚各冲水一次,冲水后挂起袋子,防止种子泡水。这样反复3-5天,发现有少数种子将近露芽,将种子倒出袋子,凉干表面的水分,开始播种。如果用撒播,覆土0.3厘米,浇水保湿,5-6天左右发苗。 长苗后,要用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的药品喷雾,以防止“立枯病”。有时也要用上“波尔多液”喷雾。
注意:出苗后的一个月内,保持一周一次的用药;每遇一次下雨,雨后要及时喷药。
小苗管理: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用稀薄液体肥料。小苗经4~5个月生长后,有条件的要及时截根,以便以后移植有更好的成活率,(没有截根也可以)。湿地松极不耐荫,除移芽苗时短期遮荫外,整个苗期不用遮荫。一年苗的平均高度约为30厘米左右,地径约0.4-0.7厘米,年底到次年的公历二月(即春节前后),上山造林为最好的季节。
四、造林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低山丘陵或低中山中、下部,坡度30度以下,背风向阳,土层较深厚,肥沃的地方。
    2、整地方式:以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为主,若采用块状整地,其规格约为50×50×30cm。
    3、栽植技术: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株行距1.5×2米或1.5×1.5米,即每亩222株或296株,培育一般用材林,株行距2.5×2.5米或2×2.5米,即每亩110株或133株;培育母树林或种子园,株行距4×4米或5×5米,即每亩42株或27株。
造林季节多在冬、春两季。选择阴天或细毛雨天气栽植。要求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适当截根,保留根长15厘米左右,可适当深栽,并使苗正根舒,分层填土打紧,上盖细土呈弧形。
五、抚育管理
湿地松造林后1年内,每年除草松土1~2次;第二年视情况而定。
间伐一般在8~10年生时,间伐株数为保存株数的25%左右。然后视林分生长状况及培育目标,再间伐1~2次,强度为20~30%。间隔期4-5年。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本页 | 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福建大世界企业集团 © 2003-2018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到下午17;30)  闽ICP备12016890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