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看天气施药
一般来说,雨后施药效果要好于施药后下雨和
边施药边下雨。因此,要注意天气情况,尽可能地选
择好天气喷施,提高防治效果。
2、选用适当的农药
(1)内吸性农药。内吸性杀虫、杀菌剂如久效磷、呋喃丹、氧乐果、甲胺磷、乐果、磷胺、稻瘟净、灭病威、叶枯净、多菌灵、三唑酮等,施药后4~5小时便有80% 的有效成分能通过植株的根、茎、叶等吸收进入到组织内部发挥药效,较少因雨水淋洗而丧失药性。
(2)速效性农药。雨季施用敌敌畏、久效磷、杀螟松、溴氰菊酯、速灭威等速效性农药,由于它们有极强的触杀、熏杀作用,药效迅速,施药后1~ 2 天便会将害虫杀灭。
(3)微生物活性农药。常用的BT —781、青虫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在高湿条件下更有利其孢子和芽体的萌发和繁殖。阴雨天施用这类农药,更能充分发挥灭虫作用。
3、在药液中加入粘着剂和辅助增效剂将洗衣粉、木薯粉浆水、茶枯浸出液等有粘附作用的物质加入农药中,能增强农药在作物及害虫虫体上的附着力,从而提高防治效果。方法是:每50公斤药液中加洗衣粉50~70克,或木薯粉100~150克,或250~300克茶枯的浸出滤液,充分混匀后喷施。洗衣粉、茶枯浸出液一般不宜与酸性农药混用。但在速效、内吸性的农药中加入这类物质,由于改善了农药的理化性状,还能提高药杀效果。注意必须现混现用,不宜久置。此外,在农药中加入增效剂,防效也能显著提高。
4、适当增加药液浓度
雨季施药应适当增加农药的浓度(剧毒农药除外),防病、治虫、除草的效果才有保证。如某种农药常用浓度1000~1500倍液,雨季可用800~1000倍液。
5、改进施药方法
施药之前要用光滑的长竹竿轻轻擀掉植株上的水珠,然后施药。喷药时改传统的前行为退步行走,这样,走道边刚刚喷在植株上的药液就不会因人的走动而被扫掉。有条件的地方,雨季可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施。这种喷雾的雾粒均匀、细密,易被植物叶片、茎秆粘住而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