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bhhpxlyj     提问时间: 2007/3/20 9:07:53
邮箱:bhhppxy@163.com
问题:
 
两广因林浆纸项目,现已大面积种植速生丰产桉树。但目前农民们怀疑桉树含单宁,落叶掉下腐烂造成水污染。请有关专家尽快作出权威鉴定,让农民们有所了解,别屡持怀疑态度。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3/20 10:11:58

这个问题已经经过反复论证了,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了,尽可大面积发展好了。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3/20 10:15:51

种植桉树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有人担心,“海南种植桉树会破坏生态环境、地力,种植过桉树的土地就再不能种其他作物”,“桉树有毒”,“桉树是抽水机”,“种植桉树后地上不长草,树上无鸟”。桉树专家告诉记者,这些担心和疑问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种植桉树不会破坏生态

  海南省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国家特贴专家温茂元说,桉树原产地主要在澳大利亚,90%植被是桉树。桉树林下,伴生有各种树种,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木植物,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形成了以桉树为主的多层次植物生态群落。澳大利亚桉树林中还看见许多鸟类和其他动物,如袋鼠、树袋熊。 桉树林下有丰富植物群落

  温茂元说,他组织调查过海南种植桉树的生态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桉树林下植被有四种。第一类是桉树与小乔木、灌木、草木、藤木植物伴生的植物群落,这类占50%以上;第二类是桉树与小灌木、草木植物伴生的植物群落,这类占30%;第三类是桉树与矮草植物伴生的植物群落,这类占15%。第四类是桉树林下长草很少或不长草,这类占5%。出现第四类情况有几种原因,一是这类地方雨量少、土地贫瘠,植物很难生长;二是地区缺柴,农民为了烧柴不断在林区刨光所有枯枝落叶和草;三是林区附近有许多砖瓦厂,有些农户为了挣钱,在林下刨枯枝落叶和草卖给砖瓦厂;四是桉树种植行距过密,林下阳性植物由于光照不足自然枯死。 桉树无毒可药用可做饲料

  桉树有毒吗?专家说,澳大利亚的象征动物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以桉叶为食,这说明桉树无毒。

  1986年,我国开始用桉叶加工桉叶粉用来喂猪;我国从1985年开始用桉叶生产桉油,经深加工后用于制造止咳、清凉油、防冻膏等药品。海南岛5—6月气温高,容易发生流感或中暑,为预防流感,用桉叶煮水服用,效果很好。 种过桉树能种其他作物

  温茂元说,琼海、万宁、文昌、定安等地砍伐桉树后,再种上菠萝、香蕉,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上世纪80年代,琼海还有桉树与菠萝同种,实现双丰收,也有在砍伐桉树后的土地上种甘蔗和橡胶、胡椒等作物。桉树是很好的蜜源树种

  为什么在桉树林里不容易看到鸟?温茂元说,由于桉树虫害少,鸟的食物很少,鸟飞到树上取食的机会少,所以在树上很少见到鸟。由于轮伐期较短,桉树开花很少,所以蜜蜂取花粉机会少,10年以上桉树才大量开花,在开花期有许多蜜蜂取花粉,所以桉树是很好的蜜源树种。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3/20 10:16:48

种植桉树关键是科学管理和经营

 
  桉树是生态效益之树、富民之树,还是“抽水机”、“抽肥机”,如何趋利弊害,专家认为——

  桉树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成材快,木材密度大,具有易煮、易漂、易打浆等特点。并且,相比较针叶树纸浆,桉树纸浆不但产出高,还能赋予纸张高松厚度、高不透明度、高平滑度、高柔软性、高吸收性等优越性能。可以说,桉树是造纸工业非常理想的原材料。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迅速,原材料不足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桉树随即成为我国南方纸浆纤维材的首选树种,而以其为代表的速生丰产纸浆林基地建设也在这些地区得以大面积铺开。

  与此同时,对这一现象感到忧虑并持反对的声音也未间断。一些专家认为,作为外来树种,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桉树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其大面积人工种植将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这在国际上是有先例可循的。中科院研究员汪松指出,各国科学家对引入桉树会产生严重危害早就有了一致的结论,新西兰就全面清理掉引种的桉树。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停止了对桉树种植项目的贷款和援助。

  另一位反对者是西南林学院的副院长杨宇明教授。他在去年印尼金光集团向云南大面积引进桉树进行林、浆、纸一体化生产时就态度鲜明地表示,桉树单一树种的大面积种植,会带来一系列包括土壤肥力和水分的过度消耗而引发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小气候变化等内在的生态问题。

  但是,国内另外一些专家并不这么看。广东雷州林业局总工程师莫晓勇博士说:“雷州林业局种桉树50年,如今地上植被还是非常好。经过长期观测,桉树林下植被常见的有20多种,并不像人们所说的寸草不生。”雷州林业局从1954年便开始种植桉树,如今已拥有桉树林地70万亩,占雷州半岛人工林的80%%,使雷州半岛有了“桉树岛”的美誉。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杨民胜认为,经过长期观察研究,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证实桉树对别的植物会产生毒害及生化相克作用,在立地资源对乔木和灌木足够时,桉树林下的植被同样会生长旺盛。该中心与澳大利亚专家对“桉树与水”课题进行的3年联合研究结果也表明,桉树光合作用强,用水效率很高,其用水绝对量比其他人工树种少,单位重量用水量不大……

  9月9日在海口召开的“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上,种植桉树到底是福是祸,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不管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还是企业代表似乎达成了共识,即人工种植桉树林,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势在必行,“种植桉树是一种生态产业,桉树是生态效益之树、富民之树”。凡事有利有弊,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经营桉树林,并切实付诸实际操作中,最终做到趋利避害。

  如何解决桉树人工林出现的生态问题?莫晓勇提出,维持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平衡,可以防止地力衰退;发展桉树混交林和公益生态林,可以有效防止生物多样性减少;扩大桉树人工林遗传的多样性,不断引进新的种质资源,可以防止基因的窄化和单一化,增强桉树林稳定性,达到防虫防病害的目的。“从导致引发桉树速生丰产林生态问题的根源出发,我们的研究表明它是可以得到较好解决的。”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7/3/20 14:14:39

广东就桉树危害在全省展开调查

67万公顷桉树将“吸干”广东?

  广东省种植面积多达67.7万公顷的桉树林很有可能成为“生态杀手”。一个月前,广东省云浮市全面叫停市内桉树种植。昨天,省林业局有关人士也透露,已经就桉树危害展开全省调查,结果最快本月底公布。

  有林业专家指出,桉树有“霸道”的吸水、吸肥能力,只要有它

在,附近植物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就连土地都会变得极其贫瘠。但也有专家认为,桉树对水分的利用率高,只有在种植不科学的情况下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广东省林业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证实,桉树的危害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他们对此高度关注。一个月前云浮市表态拒绝种植桉树,是因为当地政府认为,桉树会对缺水且土壤贫瘠的云浮的生态产生很大影响。

  到底桉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多大?为了对此有一个科学的判断,目前省林业局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调查行动,调查人员已经重点对江门、肇庆、湛江、河源等桉树种植量较多的地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桉树是否有毒、桉树对其他植物的影响、桉树对水源水质的影响等,具体调查结果将会在4月份公布。

  应加强桉树种植规划

  省政协委员、广东海洋大学理学院院长李思东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必须加强对桉树种植的规划和管理,否则将出现耕地被桉树逐步蚕食的恶果,“再不规划好就晚了!”在今年和去年连续两次省政协会议上,李思东都提交提案,恳请相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以防止桉林带来的生态恶化。

  连续两次提案也引起省林业局的极大重视,直接促成了这次林业局对桉树的大调查。

  李思东说,上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根据大量研究发现了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弊端,我国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包括桉树林在内的5个林种,作连续十余年的对比研究。结果证明,在5个树种中,外来的桉树持水保土效果和自我更新能力最差,对异地的原生物种有极大排抑性,“对环境不友好”。大面积连片种植,很容易导致土地贫瘠,原生物种衰减、退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形成“绿色荒漠化”。

  他因此呼吁,加快建立健全桉树种植的监控和防护体系,组织有关专家对种植桉树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要责成地方政府加强对桉树的种植规划和管理,对哪些地能种、哪些地不能种作出明晰的规定,发现违规种植的要坚决制止。

  专家对垒

  正方:

  桉树藏四大危害

  华南植物园一位生态环境学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桉树有四大危害:首先它会分泌一种化工物质,这种物质会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桉树枯枝落叶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桉树还有很强的蒸腾作用,用水量很大,严重影响到水土保持;另外桉树还可能会污染水源,破坏水质。

  反方:

  “抽水机”说法

  尚无根据

  华南农业大学的谢正生教授则认为,把桉树说成“抽水机”的说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依据。根据调查,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高。由于桉树生长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点,但并不构成危机。而在降雨量大于800毫米的情况下,桉树根系不吸收地下水,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

  谢正生认为,某些桉树种植商技术力量不够、种植方法不科学,种植的桉树种源不符合种植地的要求,或者没有选择良好的适生地等人为因素,是造成桉树破坏环境的原因。新快报记者陈志杰魏凯尹政军实习生林菁

  花都区赤坭镇调查纪实———桉林满山泉水干涸

  十余年前,花都区赤坭镇不少农村种植了大量桉树。十年过去,树间流淌的小溪流接二连三地干涸了,山脚下的水井越取越深;一些村子里以往甘甜的泉水还变得苦涩了———这一切与大量种植桉树有关吗?记者在当地展开了调查。

  山泉在十年内枯竭

  “山泉早就干了,再也听不到流水声了。”见记者问起,赤坭镇石坑村村民戴玉祥感叹起来。

  戴家的院子就建在村后山脚下。十多年前,山顶仍有一汪清泉顺着林涧缓缓流到山脚,村民们灌溉庄稼都靠它。为了蓄水,村民还砌起了一道十余米长的水泥堤坝,建成一个小池塘,“一到夏天,孩子们都跑去洗澡玩水,非常热闹。”

  从1994年开始,山坡上开始陆续种植桉树,三千多亩桉林很快占满了石坑村大小的山头。但戴玉祥开始慢慢发现异样:以往的夏夜里,一家人坐在院子中间乘凉,可以清晰地听见水流“哗哗”声,现在泉声却越来越小。果然,年复一年,泉水水流逐渐由粗变细,最近几年更慢慢枯竭,到最后完全消失!

  戴说,开始大家对此都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报纸,才知道是种桉树太多,把泉水都抽走了。”戴惋惜地说。

  村民改种省水的青菜

  在石坑村一个被村民称为“跌死猫”的小山头,戴玉祥指着一片杂草灌木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泉水流过的地方。”记者放眼看去,看到这片长约50米、宽5米的灌木带里,除了杂草之外,丝毫看不出流泉的影子。记者拨开灌木,才发现下面的一块块石头长满青苔,是曾受泉水冲刷的痕迹。

  在一片近乎干涸的池塘前,戴说,这就是以前那个蓄水池,“最深的时候能有两三米”。而现在,除了下雨能积一点黄泥水外,池塘基本废弃了。“没有了池塘蓄水,大家就不种水稻了,都改种用水更少的青菜或苗圃。”村副支书戴永强这样告诉记者。

  井水变少越取越深

  在山泉干涸的同时,村民们水井里的水也越取越深,“我们打水的绳子也越用越长了!”村民们无奈地告诉记者。

  村民张刚强就住在桉树林脚下,屋前的一口老井是父亲传下来的,“井是二十年前打的,以前井水总是满满的,绳子两米长就够了。现在得用三米的绳子”。村民们还发现,以往大旱,水井怎么都会“有个底”,但最近几年,即使普通的旱灾,几乎所有的井里一点水都没有。张刚强回忆说,2000年的大旱,村民实在无水可用,要走了几里地去挑水,这样的情况直到村里通了自来水才得以好转。

  在和石坑村相距不到两百米的田心村,山泉虽没有枯竭,但以往甘甜的泉水却带上了苦涩味。

  记者在赤坭镇看到的种种迹象,是否与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仍有待专家的论证与分析,我们也拭目以待全省桉树调查的结果出炉。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7/3/20 22:55:22

早有定论,桉树有毒之说----是站不住的观点!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