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ws1230ws     提问时间: 2007/1/28 11:30:44
问题:
 
泡桐树和意杨的栽培技术和防虫防病?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7/1/28 15:55:25

http://www.paotong.cn/cn/zpfw.htm中国泡桐网

泡桐种植技术

     讲究泡桐种植技术,是实现以最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生产出较多优质的木材,同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一项根本措施。只有正确掌握泡桐种植技术,才能在人为控制下,创造有利于泡桐林木成活和生长的外界条件,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在营造泡桐林之前,必须认真拟订造林计划,要做到细致、周密、全面,这个计划与造林的成败关系极为密切。以下的部分技术要点,是营造泡桐林之前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术:

一 泡桐品种选择原则

     在当前的泡桐生产中,除立地条件和技术因素外,选用泡桐优良品种成为泡桐速生丰产的关键,是泡桐速生丰产林优势生产的前提,如何选择良种,成为造林前的首要问题。在实际的泡桐生产中,特别是集约化泡桐生产,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良种选择:

1 泡桐优良无性系(人工育成品)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泡桐良种选育工作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泡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成功,泡桐栽培已逐步实现由采用乡土桐种为主向普遍采用泡桐优良无性系的转移。在当前的泡桐生产中,乡土桐种(毛泡桐、白花泡桐、川泡桐、楸叶泡桐、兰考泡桐等9种)已不再采用,泡桐优良无性系已成为各地泡桐栽培的主流。

2 速生性

     即单株生长速度尤其是前期生长速度高,进一步缩短轮伐期。泡桐从造林到郁闭前称为泡桐幼林。在这段时间里,为满足幼林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尽量减少气候、土壤、植被、病虫鸟兽危害、人畜破坏等外界环境因子对它的影响,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则必须要有较高投入进行幼林的抚育管理。这段时间越长,不利因素对林木的影响越多,造林风险越大,生产成本越高。泡桐单株生长速度不仅在泡桐幼林期影响明显,而且也显著影响着泡桐的壮龄林时期、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成熟林时期等整个生长过程。因此,选择单株速生特别是前期速生的泡桐优良无性系,是泡桐生产特别是集约化泡桐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降低造林风险、减少造林成本的必要措施。

3 材质好

     即木材品质好。材质优良的泡桐从木材纤维的用途来讲,具有纤维长度长、长宽比大,其织物(如纸张等)的撕裂强度、变织性、弹性、柔韧性高等特点;从加工利用方面讲,具有尖削度小、单板出材率高、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强,以及木材通直度好的特点。营造泡桐速生丰产林,不仅要做到速生、丰产,还要做到材质优良,只有全面提高泡桐木材的品质,才能在今后的桐材市场中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生产中要获得品质优良的桐材,仅靠泡桐种植技术是难以实现的。

4 抗逆性

     即泡桐对自然条件的耐受性。它包括气候条件里的气温、雨量、日照、空气温度、风等气候因子,土壤条件里的土壤结构、水分、养分、酸碱度及盐渍化程度,以及危害泡桐的各种病菌及害虫。抗寒、抗旱、抗病、抗虫的能力就是泡桐抗逆性的主要判断标准。在泡桐生产中,速生、抗逆性强的泡桐优良无性系,具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适生范围广,生产成本低,林木成活率、保存率、成材率高等特点。

二 泡桐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指造林时单位面积上栽植的穴数,也叫初植密度。单位面积一般以公顷或亩表示。造林密度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木材产量、质量的早晚、大小、和造林成本都有很大关系。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必须做到合理密植。泡桐的合理密植好处很多:它可以促使泡桐幼林及时郁闭,进入稳定生长期;容易形成树干高大、通直圆满和少结的优良桐材;可以减少幼林抚育次数,降低生产成本等。但并不是越密越好,如果密度过大,不仅浪费种苗、劳力、资金,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幼林的生长发育,带来很多生产问题。

1 泡桐造林密度的原则

     合理的泡桐造林密度,应以林木能及时郁闭、幼树生长良好为标准。要达到密度合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来确定:(1)经营的目的(准备获得多大径材)。(2)泡桐特性(掌握泡桐生物学特性)。(3)立地条件(不同的立地条件应有不同的造林密度)。(4)经营条件(营林技术措施的先进程度)。(5)经济条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泡桐造林密度的原因是复杂的,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加以确定,同时应该看到,在泡桐林木生长过程中合理造林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要使林木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保持密度合理,就需要采取人为措施加以调节。

2 泡桐种植点的配置

     种植点的配置是在一定造林密度的基础上,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造林密度只表示在单位面积上种植株数的多少,而配置是表示这些株数以什么样的方式排列在造林地上。其关系是:造林密度通过种植点的配置得到表现,而种植点的配置又以一定的造林密度为基础。不同的泡桐配置方式对林木之间的关系、树冠发育、光能利用以及幼林抚育都有较大影响。

三 泡桐混交林

     造林时,人们会提出同一块造林地上能不能同时栽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这个问题就是树种的混交问题。所谓混交就是把多种树种同时栽种在同一块造林地上的一种手段。如果人工林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这种人工林就叫混交林;如果是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就叫纯林或单纯林。合理的进行树种混交,可使林地得到充分利用,改善林地环境条件,增强林木抗御灾害的能力,提高防护效能,培育出产量多、质量好的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

     尽管混交林优点很多,但目前在泡桐生产上还是以营造纯林为主。这是因为混交树种间关系及营造技术复杂,措施不当,往往造成林分生长不良。而纯林营造容易,林分生长比较稳定,抚育方便,伐期一致,对立地条件没有混交林严格。然而,泡桐单纯林病虫害容易曼延,自我防护能力较差,特别是泡桐的集约化生产,人工防治因防治时机不易掌握,往往使整个林带病虫害总数快速增加,蔓延速度快,危害面积大,不但严重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发育,而且防治效果差,生产成本高。因此,生产上常采用多品种泡桐造林的方法进行自我防护,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自我能力。而近来利用能够有效抑制泡桐病虫害的树种进行少量混交,自然防护效果显著,应大力提倡。

四 泡桐造林季节

     泡桐造林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保证造林质量,必须选择最合适的造林季节,做到“不违农时”。我国地跨寒、温、热三个地带,各个地区,地势不同,小气候千差万别。为了取得满意的造林效果,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合的造林季节和时间。

1 春季造林

     春季是我国多数地区最好的泡桐造林季节。这时,气温回升,土温升高,土壤湿润,早春栽植恰好与泡桐发芽前生根最旺盛阶段初期相吻合,有利于种苗生根发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期长。

2 秋季造林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水分比较稳定,苗木落叶,地上部分蒸腾量大大减少,而苗木根系仍有一定活动能力,栽后容易恢复生机,来春苗木生根发芽早,有利于抗旱。因此,在春季比较干旱,秋季土壤湿润,气候温暖,鼠兔牲畜危害较轻的地区,可以秋季栽植。

3 冬季造林

   在冬季土壤不结冻或结冻期很短,天气不十分寒冷干燥的南方地区,也可在冬季造林。一般从秋末到早春都可以植苗造林。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7/1/28 15:58:09

杨树造林技术规程
作者: 日期:2006-04-04 访问次数:481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654-2005

   

本标准中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政法职业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全锋、支恩波、李新利、刘建婷、王金凤、顾新庆、李联地、张鸿景。


 

杨树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河北省杨树人工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各种形式的杨树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DB13/T ××××—2005 河北省地方标准杨树苗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杨树

杨树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植物的总称。落叶乔木,喜光,速生,适应性强,木材易加工,为用材林、防护林和绿化的优良树种。杨属在生产应用中分5派,河北有3派(即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及派间杂交种。

3.2  

良种

即优良品种,经过人工选育,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遗传性状比较稳定,在产量、品质或形态上符合人类要求的栽培植物群体。

3.3  

品种

从杨树群体中或通过人工杂交从后代中选出的优良个体,经过无性繁殖形成无性系并按一定育种目标进行无性系测定和无性系区域性试验,评选出最优无性系,经鉴定通过扩大繁殖形成的杨树品种。

3.4  

无性系

由单株树木经无性繁殖产生的所有植株,称无性系。同一无性系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其遗传特征完全相同。

3.5  

品系

品种和无性系的统称。

3.6  

造林地

亦称宜林地,是人工林生存的外界环境。体现了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人为活动等因子的综合。

3.7  

整地

造林地整地是在造林前清理造林地和翻垦土壤的一项造林技术措施,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水、肥、气、热条件),提高土壤肥力。

3.8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是用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和各种立地条件。

3.9  

分殖造林

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主要是枝条、苗干等),直接栽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4 总则

41 为规范杨树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效,加快杨树资源培育,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42 建立和健全技术责任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造林技术和优良的杨树品种或无性系,不断提高造林成效。

43 造林要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相结合,提倡多树种、多品系混交造林。

5 林种确定

5.1 防护林

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营造防护林。

5.1.1 水源涵养林

在江河源头、山地丘陵、湖泊和水库周围应营造水源涵养林。

5.1.2 水土保持林

在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带,为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防治沟道侵蚀、滑坡和泥石流,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营造水土保持林。

5.1.3 防风固沙林

在流动、半固定沙地,受风沙危害的城镇、村庄、农田、牧场、工矿区、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等周围,应营造防风固沙林。

5.1.4 农田草牧场防护林

受风沙(含干热风)危害的农田、经济林园、苗圃、草牧场应营造防护林,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5.1.5 护路林和护岸林

在铁路公路两旁、河流渠道两侧、湖泊水库周围、海岸,营造护路林和护岸林,亦可与农田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相结合设置。

5.1.6 海岸防护林

在沿海地区宜林地营造海岸防护林,保护农田、盐场和渔业生产,减少台风等自然灾害,改良土壤,保持水土。

5.1.7 城市和村庄周围绿化

在城市和村庄周围营造防护、绿化林,美化环境。

5.2 用材林

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营造用材林。

5.2.1 一般用材林

无明确培养目标的用材林,包括防护用材兼用林、四旁绿化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沟谷杨树用材林。

5.2.2 专用用材林

根据培养目的实行定向培育,提供人造板、纸浆、矿柱、家具和建筑等用材的集约经营用材林(即速生丰产用材林)。

5.2.2.1 胶合板材用材林

专门用来培育胶合板材的用材林。

5.2.2.2 纸浆材用材林

专门用来培育纸浆材的用材林。

5.2.2.3 纤维材用材林

专门用来培育纤维材的用材林。

6 品种选择

6.1 基本原则

6.1.1 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品种或无性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适地适树。

6.1.2 根据造林目的的培育目标选择品种或无性系。

6.1.3 提倡混交造林,包括树种间、品种或无性系间混交。因地制宜确定各树种、品种或无性系的合理比例,防止品种单一化。

6.1.4 充分利用优良乡土树种,积极推广引进取得成效的优良品系。

6.1.5 选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6.2 品种选择要点

6.2.1 防护林

6.2.1.1 根据防护目的选择具有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条件、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的树种和品种。

6.2.1.2 营造农田、经济林园、苗圃和草牧场防护林的品种应具有树体高大、树冠适宜、深根性等特点。经济林园防护林树种不能与经济林园树种有共同病虫害或其间寄主。杨树不能与桑树、构树作为共同栽植品种,两者间至少相隔500 m

6.2.1.3 严重风蚀、干旱地区,要选择根系发达、耐风蚀、干旱的品种。

6.2.2 用材林

根据培育目的不同,选择具有相应目的性状的优良品系。适合作胶合板材、纸浆材、纤维材和家具材的品种主要有:欧美杨1071082000系列、廊坊杨、中林46、雄性毛白杨(13161319)、三倍体毛白杨、窄冠白杨等。

6.3 造林分区及主要杨树造林品种

造林分区及主要杨树造林品种见附录A

6.4 杨树主要造林品种适生条件

杨树主要造林品种适生条件见附录B

7 造林密度、造林模式与间作模式

7.1 造林密度

根据林种、培育目标、材种、立地条件、品种确定造林密度。

7.1.1 防护林

防护、用材兼用林(主要是农田林网、草牧场防护林)密度在56~112/亩。

7.1.2 用材林

7.1.2.1 胶合板材用材林

胶合板材用材林在16~42/亩,黑杨派树种107108、中林46等不高于28/亩,白杨派树种不高于22/亩。

7.1.2.2 纸浆材用材林、纤维材用材林

纸浆材用材林、纤维材用材林密度不高于112/亩。

7.2 造林模式

主要造林模式有网状、带状、片林和四旁造林。

7.2.1 网状造林

网状造林主要包括农田林网、草牧场防护林等防护用材兼用林。

7.2.2 带状造林

带状造林主要是行道绿化和间作造林。

7.2.3 片林

片林主要是用材林造林。

7.2.4 四旁造林

四旁造林主要是路旁、水旁、村庄周围和房前屋后造林。

7.3 间作模式

积极推广林农间作、林草间作、林药间作。

7.3.1 林农间作方式

7.3.1.1 以林为主方式

造林初期间种农作物,一般25年,以耕代抚,确保林木生长,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林木郁闭后,停止间作。

7.3.1.2 以农为主方式

田间以行状、窄带状植树,长期实行间作,行距在15米左右的可间作8,20 m以上可间作10年。

7.3.2 间种作物和树种的选择

林地间种农作物,以矮杆作物为宜,主要有小麦、花生、豆类,不应种植高杆和攀缘作物;田间种树,应选择深根性、枝叶较稀疏、树冠窄、胁地小的品种(如窄冠白杨系列16)

8 苗木

8.1 使用良种造林

必须使用良种造林,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8.2 苗木

8.2.1 必须使用DB13/T ××××—2005 河北省地方标准杨树苗木规定的12级苗木。

8.2.2 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引用河北省地方相应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技术规定。

8.3 苗木管理

8.3.1 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DB13/T ××××—2005 河北省地方标准杨树苗木的规定。

8.3.2 建立定点供种、定点育苗、定点供苗制度。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作好育苗、起苗、包装、运输各个环节的衔接,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

9 整地

9.1 造林地选择

平原地区选择沙性土壤宜林地,不宜选择粘重土壤;山地、丘陵地区选择沟谷地带。

9.2 整地方法

9.2.1 穴状整地

9.2.1.1 穴状整地是山地、丘陵、平原广泛采用的整地方法。

9.2.1.2 整地规格,穴的口径5060 cm,速生丰产用材林规格应大些,80100 cm

9.2.2 沟状整地

沟状整地是平原沙荒地常用的整地方法。沟内可垫秸杆、肥料,栽植时可品字形排列,。

9.3 整地深度

9.3.1 造林整地深度应在60100 cm, 山地、丘陵地区应大于50 cm,坝上地区注意打破钙积层。

9.3.2 速生丰产用材林整地深度执行速生丰产用材林相应技术标准。

9.3.3 四旁植树整地深度,根据苗木、根幅大小确定。

9.4 整地时间

9.4.1 一般应在造林一个月前整好地,平原地区可随整地随造林。

9.4.2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整地,应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

10 造林方法

10.1 植苗造林

10.1.1 栽时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平原地区不小于50cm),先填多半坑土固定苗木,经浇水自然沉实后再填满浮土,避免蹬空、透风现象的发生。

10.1.2 无水利条件的应适当深栽一些,速生丰产林栽时穴底应铺足底肥(腐熟的农家肥或粉碎桔杆),白杨派杨树的自生根不能太浅(应在地下1520 cm)。

10.2 苗木处理

造林可对苗木进行截干、修根、修枝、苗根浸水、泥浆蘸根等处理;也可采用生根粉、磷肥和吸水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

10.3 分级造林

造林前苗木必须进行分级,实行分级造林。分级标准参照DB13/T ××××—2005 河北省地方标准杨树苗木规定。

10.4 分殖造林

10.4.1 插条造林

穗条应采用12年生优良萌条,插穗长度3050 cm,直径1.52.0 cm。干旱地区应深埋少露。

10.4.2 插干造林 

插干材料应采用截根苗干、萌生枝,长33.5 m,干径3 cm以上。栽植深度在50 cm以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浅的宜林地,可以钻孔插干深栽。平原沙性土壤地区可采用机械化造林。

11 造林季节

11.1 春季造林

11.1.1 应根据品种的物候期和土壤解冻情况适时安排造林,一般在树木发芽前完成。

11.1.2 南部平原地区造林,土壤墒情好时应尽早进行。

11.1.3 北部山区造林,土壤解冻到适宜深度即可进行。

11.2 秋季造林

冬季无冻拔危害的地区,可在秋末冬初造林。在南部平原地区应积极推广秋季造林。

12 抚育管护

12.1 栽后管理

主要包括浇水、施肥、松土、除草、修枝、封禁保护等。

12.1.1 根据不同林种、树种、材种,适时进行除蘖、修枝、整形等抚育工作。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的树木要控制修枝。专用用材林应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灌溉、施肥和合理修枝。

12.1.2 在平原地区,每年春秋季要耕翻两次,夏季进行松土除草。林粮间作期间,以耕代抚。每年春季树木发芽前浇水一次,秋季土壤封冻前浇水一次,其间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溉。造林两年内不进行修枝抚育,只剪除影响主干生长的竞争枝,第三年开始进行修枝抚育。

12.1.3 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不准进入林地放牧和打柴,可以有计划地割草。

12.2 补植

专用用材林保证一次造林一次成活。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补植或重新造林。植苗造林的补植应用同龄大苗。

12.3 病虫兽害防治

做好林木的病虫兽害防治工作。林木病虫害采取高效、低毒药物与生物相结合方法进行防治。

13 其它

造林施工设计、检查验收、造林技术档案等内容按照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造林分区及主要杨树造林品种表

区 域

范 围

主要杨树造林品种

1.冀北坝上防护林区

张北、康保、沽源全部,尚义、丰宁、围场的大部或一部分

山杨、北京杨、小黑杨、小青杨、青杨

2.冀北山地防护、用材林区

隆化、滦平、承德、平泉、赤城、承德市的全部,丰宁、围场的坝下部分,宣化、怀来、张家口市、崇礼、兴隆、宽城的大部或一部

山杨、毛白杨、欧美杨、北京杨、小黑杨、小青杨、青杨

3.冀东山地防护、经济林区

青龙、迁西、遵化全部,兴隆、宽城、秦皇岛、抚宁、卢龙、昌黎、迁安、滦县、丰润、玉田、三河的部分山地

山杨、毛白杨、银白杨、河北杨、欧美杨、北京杨、小叶杨、小青杨、青杨

4.冀西北山地防护、经济林区

万全、怀安、阳原全部,崇礼、尚义、蔚县、涿鹿、怀来、宣化、张家口市大部

毛白杨、银白杨、新疆杨、河北杨、山杨、欧美杨、北京杨、小叶杨、青杨

5.冀西山地防护、经济林区

涿鹿、蔚县一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全部山区

毛白杨、银白杨、新疆杨、河北杨、山杨、欧美杨、北京杨、小黑杨、小叶杨、小青杨、青杨

6.河北平原防护、用材林区

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的全部或一部

毛白杨、欧美杨、北京杨、小青杨、青杨

7.滨海平原防护林区

黄骅、海兴、唐海全部,盐山、孟村、沧县、青县、丰南、乐亭、昌黎、抚宁、秦皇岛的沿海部分

毛白杨、新疆杨、欧美杨、北京杨

备注

毛白杨主要优良无性系:雄性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窄冠白杨系列、鲁毛50

欧美杨主要优良无性系:107  108  中林系列、廊坊杨系列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主要杨树造林品种适生条件表

树种

主要生物学特性

主要适生地区

适宜立地条件

毛白杨

落叶乔木,喜光,深根性,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和湿热,对水肥条件敏感,不耐干旱、贫瘠土壤,生长快,根际萌生能力强

暖温带树种,年平均温度716℃,绝对最低温度-18℃,年降水量6001 300 mm,常生于海拔700米以下平原和山地的沟谷地带

平原四旁、低山谷底、山脚上层深厚、湿润肥沃的壤土、沙壤土生长最好,在轻盐碱地、山坡及低湿积水地均生长不良

欧美杨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冷,生长迅速,易繁殖

除广东、云南、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喜湿润土壤,耐瘠薄及微碱性土壤,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易遭病虫害

北京杨

以钻天杨为母本,青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而育成,喜温凉气候,喜肥水

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条件下,才表现其速生性

在干旱瘠薄条件下,易长成小老树

小黑杨

落叶乔木,喜光,喜冷湿气候,抗旱、抗寒,耐轻度盐碱,耐瘠薄,能够充分利用沙层内水分,耐沙压,不耐水湿,早期速生

温带、暖温带地区,年降水量440 mm,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43℃,能正常生长,年降水量不足但地下水位浅的地带也能生长

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但对立地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沙土及轻盐碱地也可正常生长

新疆杨

落叶乔木,喜光,深根性,喜水肥、温热,耐大气干旱,耐盐碱,不耐土壤于瘠,不耐湿热多雨,抗寒力差,抗风力强

暖温带干旱,半干旱灌溉农区或土壤湿润地带,年平均温度11℃左右尸绝对最低温度-24℃,绝对最高温度42.7℃,日照长,阴雨少,有灌溉条件和沟底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带

灌溉土、潮土、轻盐化灌淤土、轻盐化潮土生长良好,重盐化土壤与灌溉不足地带生长不良

山杨

落叶乔木,喜光,耐侧方庇荫,耐寒,无主根,水平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为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天然更新的先锋树种

生于海拔800-1 800 m山坡和沟谷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上皆能生长

小青杨

落叶乔木,喜光,耐寒,抗旱,病虫害少,适应性强,为早期速生树种

生于海拔1 700 m以下的山区和平原

耐瘠薄土壤,稍耐盐碱,

青杨

落叶乔木,喜温凉气候,不耐水淹,不耐盐碱,生长快

生于海拔500-1 600 m的沟谷河岸或山坡的杂木林中,年降水量300-600 mm,极端最低气温-30℃的地方,能开花结果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壤土、沙土、石砾土、黄土、栗钙土上均能正常生长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1/28 16:31:28

意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意杨容易发生黑斑病、溃疡病、草履蚧和杨黄卷叶蛾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蔓延快,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意杨树大量死亡。因此,一定要做好它们的防治工作。 1、意杨黑斑病。主要危害意杨叶片,使叶片布满黑色园斑,引起早期落叶。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抗病意杨品种;二是发病期间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锌250倍液喷洒:三是及时清扫和处理落叶,减少病源。 2、意杨溃疡病。主要发生在苗木移栽过程中,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份以后稍有发展,病树树干开始出现深褐色条形病斑,之后韧皮部易剥离,木质部变深褐色,当病斑横向扩展—周,树即死亡。意杨长势衰弱时易发病。防治方法:一是选用壮苗造林,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运输、假植时保持水份;二是定植前用ABT三号生根粉溶液蘸根,定植时浇足底水,定植后对幼树干喷施5406细胞分裂素1000倍液;三是用100倍波尔多液或40%多菌灵2000倍液涂干,降低发病率。 3、草履蚧。以成虫、若虫刺吸幼芽、嫩叶汁液,使意杨树幼芽不能萌发,或发芽后幼叶枯死,轻者当年无主梢,严重影响意杨树生长;重者造成整株死亡。草履蚧一年发生一代,卵在土壤中越冬,二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2月中下旬若虫出土爬上树,在树缝或树桠等隐蔽处群居;3月底至4月,虫体蜕皮增大,分泌蜡质物;5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6月初雌虫下树,在杂草和土中产卵,危害期结束。防治方法:一是做好虫情预报。二是人工阻隔。2月初在若虫上树前,在树干基部绑扎宽15厘米塑料薄膜带,并在其上下方各涂一毒环——刷上敌杀死与柴油1∶500倍混合物,阻止若虫上树。三是化学防治。3-5月,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甲胺磷1500倍液。如果若虫大量上树,可用50%甲胺磷或40%久效磷稀释4倍,在树干基部每10厘米胸径注射2毫升药液。 4、意杨黄卷叶螟。以幼虫危害嫩芽和嫩叶,严重发生时会把整株树叶吃光。该虫一年发生4代,7-9月危害严重。防治方法:一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化学防治。在幼虫危害期,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等喷雾。三是人工防治。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摘除虫苞,减轻危害。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1/28 16:33:48

意杨造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意杨是世界上中纬度平原地区栽植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树种,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效益好、易于更新的特点。

  近年来,我县也把栽植意杨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大力发展意杨造林。为进一步加强意杨栽后管理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上,重点要掌握意杨造林主要病虫害种类,搞好综合防治。

  一、主要病害和发病规律                              

  (一)杨树溃疡病:溃疡病是杨树主要的枝干病害,主要危害幼树,一般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初期病状是在枝干皮孔边缘形成圆形水泡状,约1厘米左右,以后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状,泡内充满褐色粘液,病斑周围呈暗褐色。大泡破裂后留下伤疤,后期下陷干裂,易剥离。受害严重的树木,树皮上病疤密集,且相互连结,形成块状或环状病斑引起植株死亡。该病害大都在4月开始发生,5月至6月为发病高峰期,8月至9月为第二次发病高峰,10月后逐渐减缓并停止。

  (二)黑斑病:黑斑病是杨树主要的叶部病害,受害叶片病斑细小而密集,多呈暗褐色,小斑点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发病盛期叶片大量脱落,新梢枯萎。黑斑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形成子囊壳,子囊泡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侵染新叶,形成病斑。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当气温、湿度适合时,就发生严重的侵染。该病于5月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杨树生长期内可陆续发生,直到落叶停止。

  二、主要虫害及发生规律

  (一)桑天牛:桑天牛是杨树主要的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以初孵幼虫蛀入木质部,逐渐侵入内部,向下蛀成直的虫道,幼虫在蛀道内每隔一段距离向外咬一圆形排粪孔,使被害树木形成多孔,枝条、树木刮风时易析断, 不能成材。桑天牛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次年5月开始化蛹,7—8月为成虫羽化期,成虫飞出,白天在桑科植物上蛟啃枝皮,补充营养,夜间在枝上蛟一“U”刻槽产卵,幼虫孵化后蛀入木质部危害。

  (二)草履蚧:草履蚧又名草鞋虫,树虱子,属同翅目介壳虫总科。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枝、幼芽汁液。1年发生1代,雌成虫无翅,体扁平椭圆形,外被白色蜡质粉,若虫外形也似草鞋状。草履蚧以卵在树下的土中、树洞等处越冬,次年2—3月孵化若虫,密集在距地面不到1米的树干上待树萌芽时向枝上移动,群集芽旁吸食杨树嫩梢汁液,造成枯梢、死枝,严重时树木死亡。若虫一般在3月中旬温高天晴时大量上树,雄性若虫经2 次蜕皮后,在4月底5月初潜入老树皮下或土中作茧化蛹,5月中旬出现雄成虫,飞到树上与雌成虫交尾后死去。雌虫终生活动为害,直到交配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

  (三)杨天蠖:又名杨尺蛾,属鳞翅目天蛾科。以幼虫取食芽和叶片,常在短期内将杨树嫩叶、嫩芽吃光,影响树木生长。杨尺蠖1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月成虫羽化,雌蛾无翅,成虫交配后产卵孵化,4月上中旬出现幼虫,开始食害嫩芽幼叶,逐步发展成取食全叶。小幼虫能吐丝下垂,随风飘荡扩散危害。4月中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5月中旬入土化蛹。

  (四)杨扇舟蛾:又名杨舟蛾、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以幼虫为害杨树叶,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地面的落叶、树干基部结茧越冬。次年4月羽化成虫,5月初出现第1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一个月发生1代。幼虫头黑褐色,体密生灰色长毛,每个体节上生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有长毛,两侧各有一个较大的黑瘤,上面生有白色细毛一束。成虫有趋光性,体灰褐色,头的顶部有一个椭圆形的黑斑。幼虫有群集性,常数十条或上百条群居一株杨树,白天吐丝卷伏叶中,夜晚上树食叶,常将整株树叶吃光后转移邻树上继续为害。为害期为5—10月间,以第3代7—8月份为害最烈,10月第5代结茧化蛹越冬。

  (五)杨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为害杨树叶,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5月初出现第1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1个多月发生1代,直至10月底化蛹。初孵幼虫群食叶面,剥食叶肉,稍大后分散活动为害,幼虫行动迟缓,白天潜伏于树干粗皮缝或树杈处,夜间上树取食。为害期为5月—10月,尤以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第3 代幼虫为害最盛,常在短期内将一片杨树林叶子吃光。

  (六)杨白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以幼虫潜入杨叶组织主食叶肉,引起落叶。每年发生3代,以蛹结茧于落叶上藏于白色“H”形小茧内越冬,各代成虫分别于5月初、7月下旬、8月下旬出现。在老嫩适中的叶片上产卵,幼虫扁平乳白色,钻入叶内取食,一个叶片常潜居数条或数十条,使叶片呈棕褐色块斑,严重时整个叶片枯焦脱落。

  (七)杨卷叶螟:属鳞翅目卷叶科。以幼虫在嫩梢上吐丝缀叶取食为害,卷叶成苞,严重时常把叶片吃光。1年发生4代,以幼虫结茧越冬,次年4月初,杨树发芽出叶后,越冬幼虫开始为害,5月底—6月初幼虫老熟呈黄绿色,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第1代盛发期在7月中旬,第2代在8月中旬,第3代在9月中旬至10月底结茧越冬。

  (八)瘿螨,属蛛形纲,螨类俗称红蜘蛛,以成、若螨在杨树的叶、芽、嫩茎上吸食为害,常使叶面卷曲,呈红褐色斑块,严重时造成嫩茎畸形,叶片脱落。螨类世代多,繁殖快,1年最少2—3代,最多有20—30代,一般高温干旱有利于繁殖,但过分干燥树叶组织缺水对其生长也不利,一般在6—7月内为多发生期。

  三、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加强苗木检疫

  通过加强苗木检疫,从法制上控制病虫害的传入和蔓延。首先应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植物管理办法》,无论调进还是调出的苗木均需得到检疫机关的许可,取得检疫证,严格把好出入关;其次建立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第三,尽量使用本地的苗木,减少病虫害苗木的流入。

  (二)加强预测预报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度,有些原来并不重要的病虫害,在新的条件下可能暴发成灾;有些病虫害1年发生多代;还有些病虫害初发生时并不引人注意,一旦流行起来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治期。要在病虫害发生之前,经过观测,预测其发生规律,把防治工作做在前头。

  (三)加强营林技术措施

  1、选育抗病、虫品种,抓好育苗措施

  选育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的重要环节,所以一些新品种的推广要慎重。实践证明在我县大面积造林,还是以“35杨”、“351杨”、“69杨”、“72杨”品种为主,杨树育苗切忌连叉;施用农家肥须密封堆藏,充分腐熟后施用;要多施磷钾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增强苗木抗病虫能力。

  2、选用良种壮苗,抓好造林每一环节 

  选用良种壮苗造林,起苗时根系要好;运输时要有保湿措施;栽植前将树苗整个浸泡在水中3—5天;栽植时必须按照“四大一深”的技术规格和“三埋二踩一提苗”的造林技术要领,要浇足定根水;栽植后及时浇水、松土、除草、施肥。要搞好抚育管理,增强树势,降低发病率。

  3、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

  意杨造林除了注意适地适树,还要详调多营造混交林。因为纯林的树种单一,植被稀少,天敌少,所以病虫害较为为严重。而混交林中,昆虫种类多,有些昆虫对树木为害不大,但它往往是一些寄生蜂天敌的补充寄主,天敌的存在,病虫害会得以控制。所以营造混交林对预防杨树病虫害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人工防治

  1、树干涂白:在秋冬季节,采用新鲜的石灰水、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对树干涂白,杀死树皮缝隙内和根旁周围的各种病菌、越冬幼虫和卵。

  2、树干设障:在春季幼虫上树前在树干基部绑塑料薄膜和草绳阻止杨尺蠖、草履蚧等虫上树。杨尺蠖成虫在草绳空隙处产卵,通过更换草绳将卵集中消灭。

  3、树干涂毒环:在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次年春季幼虫上树前,刮去树干胸高处树皮,涂刷4厘米宽、4毫米厚的毒环,阻隔和触杀杨尺蠖、草履蚧等幼虫。

  4、人工捕杀:在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桑天牛等产卵盛期,人工寻找卵块、卵槽集中销毁;在桑天牛羽化期捕捉成虫,或用铁丝从蛀道中刺死幼虫。

  5、人工诱杀:在杨树林旁保留一些桑树作诱耳,利用桑天牛成虫羽化后一定要在桑科植物上补充营养的特性,集中人工诱杀。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林地内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6、冬翻冻土:使杨尺蠖越冬蛹、草履蚧越冬卵露出冻死。

  (五)化学防治

  1、喷雾:在病害侵染初期,喷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也可用代森锌400倍液或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杨树溃疡病、黑斑病等;在虫害危害盛期用50%甲胺磷或40%的氧化乐果或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叶害虫。

  2、注干:在桑天牛为害期,找到新鲜的排粪孔,用兽用注射器将敌敌畏或氧化乐果100倍液直接注入蛀道,或塞入沾满药液的棉团,然后用泥巴封口,药杀幼虫。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1/28 16:36:03

请您登陆:http://www.sdyuanyi.com/flower/6587.html

查看“泡桐病虫害防治技术”。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7/1/28 16:36:53

意杨栽培技术简介

1、生长特性

我市于1990年开始引种意杨,栽植的主要品种是Ⅰ—69杨和Ⅰ—72杨。2002年引进了反应良好的35杨、351杨。意杨是我省用材树种中生长最快的树种,在我市一般管理水平下,年均胸径生长量3厘米以上,高生长量2米左右。更新采伐一般要求胸径达30厘米以上时进行,单株蓄积可达0.5m3,亩蓄积15m3,每棵价值200元左右。如果通过精细培管和套种,还可大幅度提高造林的经济效益和土地产出率。

2、意杨苗的浸泡

调回的苗木需放在河水里浸泡,把苗木根部和大半苗干全部浸到水里1-2天或更长时间,让苗木吸足水后栽植,能有效地提高成活率。意杨造林应从河里拉苗栽植,切不可将苗木堆放在室内和广场上干瘪,致使造林成活率不高。

3、栽植要点

意杨栽植推广“三大一深”的造林方法:一是大苗,要求选用3米以上的健壮苗造林。二是大塘,标准为1×1×1米。我们在造林时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挖塘深度应有80厘米左右,并尽量扩大塘的范围。三是大株行距,单株行距3米,双行株行距4×4米,多行株行距5×5米。放大株行距主要是为了培育大径材,提高木材的经济价值。四是深栽,一般栽植深度80—60厘米,最少不低于50厘米。意杨适宜深栽,埋入土中的苗干都将萌发新根,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从而增强树木长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抗风抗倒能力。当然,栽植意杨还要抓好浇水、踏实等工作。

4、主要虫害和防治

意杨的叶部害虫主要是杨舟蛾,一年发生3—4代,幼虫出现期:第一代4月底5月初,第二代6月上旬,第三代7月下旬,第四代8月下旬,7月后虫态交错,世代重叠。在防治上应抓住第一、第二代,把害虫消灭在增殖阶段。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3000倍液喷治,均有很好的效果。天牛是杨树的蛀干害虫,尤其对幼树危害较重。防治方法:用粗铁丝通除蛀孔内的木屑,再用棉球蘸敌敌畏50倍液塞进孔内,并用泥土封口。一般蛀孔有上下两个,要同时塞进毒棉,防治效果显著。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7/1/29 12:41:20

泡桐栽培管理技术: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ie=gb2312&bs=%E8%F1%CA%F7%C8%B1%C5%F0%D6%A2%D7%B4&sr=&z=&cl=3&f=8&wd=%C5%DD%CD%A9%D4%D4%C5%E0%BC%BC%CA%F5&ct=0

杨树栽培管理技术: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ie=gb2312&bs=%C5%DD%CD%A9%D4%D4%C5%E0%BC%BC%CA%F5&sr=&z=&cl=3&f=8&wd=%D1%EE%CA%F7%D4%D4%C5%E0%BC%BC%CA%F5&ct=0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