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gaoshang     提问时间: 2006/8/22 9:51:24
邮箱:jrlhb@sina.com
问题:
 
各位专家,你们好,请问以下几个树种的习性及小苗、大苗培育方法:1.广玉兰  2.榉树   3.桂花  4.香樟  5.栾树  6.马褂木。不胜感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8/22 12:00:04

广玉兰,又叫洋玉兰,荷花玉兰。它树型优美,四季常青,花大色白,是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繁殖有嫁接、压条和播种等方法。
    嫁接育苗
    1. 定时间 在3-4月份接穗芽苞尚未开放前进行。如来不及嫁接,则可先将接穗剪下,摘去叶片,置于净湿砂中,贮藏于低温(15℃以下)处,或放于0℃-5℃的恒温箱中,保存10-15天仍可利用。
    2. 选砧木 可用紫玉兰,也可用日本辛夷或野玉兰(凸头木兰),天目木兰等作砧木,砧木用1-2年生苗,茎基径1-2厘米。
    3. 采接穗 需在叶片背面有褐色柔毛的母树上剪取。穗条用健壮的一年生侧枝顶梢,一般长4-6厘米,带2-3个芽。采后剪去叶片,以免失水。
    4. 操作方法 常用切接或撕皮嵌接两种方法。①切接法是:先在砧木离地面5-7厘米处剪断,在切口处靠近皮层往下切一刀,切口长约3厘米,深达木质部。然后在接穗下部削一斜面,长度与砧木切口相等。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并使两者形成层吻合(如接穗小切面大时接穗可以与砧木的一侧形成层对准)。插好后,用塑料薄膜带绑紧,仅露出接穗主芽。②撕皮嵌接:先将接穗茎下部削成马耳形,长度为穗长的1/3-1/2。然后在砧木基部或中部光滑横切一刀,再从横切面下切两条平行线,均深达木质部,平行线相距的宽度、长度与接穗马耳形切面相等,并轻轻撬开树皮,将接穗插入,使其与砧木吻合,绑上塑料带。为了增温、保湿,切接及撕皮嵌接,均可在接穗和嫁接部位,用长20-30厘米,宽15-20厘米的塑料袋套上,上下口扎紧。
    5. 管理 接穗芽苞开始旺盛生长时,即去掉塑料袋并松绑。撕皮嵌接法还需将嫁接部位以上的砧木剪去。同时要立好支柱,防止接口撕裂。并及时将砧木本身所萌的新芽抹除,注意抗旱,并保护接穗上的嫩芽不能碰伤。
    压条育苗
     常用高压法,即于3-4月间,选2-3年生,1厘米左右粗度的侧枝,离顶芽15-20厘米处进行环状剥皮,在已剥皮部位捏上营养土,用塑料薄膜包扎,待生根后,于当年11月剪下,植于苗圃地,加强管理,即可培育新株。
播种育苗 广玉兰的果为聚合果,9、10月间,骨突陆续开裂,种子外露,说明已经成熟。这时,即可以采收并置阴凉处待骨突全裂(瘪粒不会开裂),取出种子拌上草木灰并轻轻搓洗,曲调红色外种皮,脱去油脂,即可播种。如竖年春才播,则种子要用湿砂贮藏,否则种子会因缺水变质,影响发芽。每公斤种子3000-4500粒。每亩播种12-15公斤。条播,沟深3厘米,沟距20厘米。复土2厘米,然后盖稻草保湿。第二年进行小苗移植,移植的株行距50×100厘米。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8/22 12:00:32

绿化大苗培育方法

亦苗亦农 农苗结合 把培育苗木与种植农作物结合起来。根据培育大苗的品种和规格,确定育苗行距3至5米,株距1至1.5 米,两行苗木中间种植小麦、油菜、花生(不种植高秆作物)等农作物。这样前三年农作物的收入可适当抵补育苗管理费和土地费用,三年后以经营苗木为主,不再种植农作物。该方法避免了培育大苗周期长、资金难以周转的弊端,农民容易接受。同时由于通风透光好,苗木生长快,行间可以使用小型机械,培育出优质壮苗。

  认真整地 施足底肥 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农作物种植全面整地,整地前每亩施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和饼肥50公斤,然后深翻25至30厘米。有条件的每亩施鸡粪、猪粪等有机肥1000公斤,可不施饼肥。底肥最好不施用化肥和速效氮肥,防止初植烧苗。施足底肥是苗木成活后迅速生长的基础。

  正确选择树种 培育大苗,选择品种是关键,一般以市场畅销的乡土树种为主。如想发展珍稀树种,要选择被绿化市场认可或已经推广的品种,避免上当受骗。种植实生苗,要选择优良健壮的小苗,切不可要那些挑选过大苗而剩下的小苗,这类小苗遗传品质差,生长缓慢,将严重影响长大后的质量。培育乔木大苗可选择干径2至3厘米的小苗,现在这一规格的苗木过剩,价格便宜,成活后缓苗期短,生长快。要知道,种苗过大育苗成本高,过小生产周期长。

  合理定植 按树种特性和培育苗木的规格确定种植密度,不宜过密。如培育法桐、白蜡、合欢、栾树等干径8至10厘米的大苗,可采取 5米行距、1.5至2米株距;培育大叶女贞、广玉兰、樟树等干径6厘米的大苗,可采取3米行距,1米株距。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8/22 12:01:15

栾树育苗技术要点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较好的平地开挖长8米、宽1.5米、深15厘米的苗床。用两合土按照3∶1掺入已腐熟过的圈粪,掺匀后用置钵器置钵于苗床内。

  浸种播种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用30℃至40℃温水浸泡2至3天,期间换水1至2次,种子胚乳发脆即可下种。

  向置好的营养钵适量洒水,以浸透钵体为好,每钵下种1至2粒,随后覆土1.5至2厘米,然后用质地软不易折断的树枝条扎成拱形框架,用地膜覆盖后四周用土封压。

  苗床管理幼苗出土后,苗床内温控制在25℃至30℃,注意洒水保持床面湿润。在幼苗子叶展开后,用300至400倍尿素溶液喷施促苗壮长。

  移栽定植在苗茎发育半木质化时,一般苗高15厘米左右进行移栽;按备好的圃地每畦1行,株行距0.8×1.2米于畦田正中位置挖穴或开沟栽植。在移栽过程中,注意不要使钵体破碎。栽植后注意立即灌水,保持圃地湿润。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8/22 12:03:51

请您登陆:http://yhkl.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395

查看马褂木育苗技术。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8/22 14:16:27

桂花生物学特性:

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二、英名:Sweet Osmanthus

三、别名:木犀、岩佳、九里香、金粟
四、科属:木犀科、木犀属

五、形态特征: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可覆盖400平方米.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 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异;插条埋入土中各 处易生不定根,但无明显主根。挂花分枝性强且分技点低,特别在幼年尤为明显,因久常呈灌木 状。密植或修剪后,则可成明显主干。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时显出皮孔。叶面光滑,革 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谈;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倒卵形、披针形、倒披针形、长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

六、产地及分布:桂花原产我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现四 川、云南、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以北则多 行盆栽。比较集中的产区为江苏苏州光福、湖北咸宁柏墩、浙江杭州满觉找、广西桂林阳朔、四 川新乡桂朔等处。此外,武汉、南京、重庆、长沙等城市,近期都有大量种植。 桂花在日本及印度均有栽培。18世纪70年代由我国广州传至英国。英国皇家邱园于1789年开 始栽培,以后欧洲一些国家相继引种。不过,引种成功能够露地栽培的,还只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
七、生物学特性:桂花是喜光树种,但在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荫。成年后要求有充分光照,只有在全 日照条件下,方可枝叶茂盛,树形优美,着花繁密。它适宜生在温暖的亚热带地区,不很耐寒,但 较之其他常绿阔叶树种还是比较耐寒的。如在徐州、郑州和西安等地,冬季极端最低温度接近 -20℃,但只要小气候良好,地栽佳花仍可存活、开花。再向北去,远离黄河北岸,则只能发展盆 栽桂花。
    桂花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太高。土壤不宜过湿,尤忌积水。一遇涝渍为害,根系就要腐烂, 叶片也要脱落,导致全株死亡。它对空气湿度有一定的要求。"雾密前山佳"、"山云漠漠桂花湿" 等我国古代名人的诗句,形象地说明了桂花开花要求有一段白天晴朗、夜晚冷凉兼有雨露滋润的 雾湿条件。   
    桂花叶繁花密,需要耗去大量养分。它适宜生于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在粘重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长。但是,它却不耐土壤干瘠,否则生长特别缓慢,叶片普遍黄化,甚至发 生周期性枯顶现象。它适生在PH 5.5~6.5的微酸性土壤上,土质偏碱会导致桂花的生理缺铁症。 桂花的革质叶虽有一定耐烟尘污染的能力,但在经受污染后,常会出现只长叶不开花的现象。   
八、观赏与应用: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 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挂 花常与建筑物、山、石相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桓, 古称"双挂当庭"或"双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宙前栽植挂花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 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化氢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桂花还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以浸酒、害茶、 制各种糕点和甜食等。其花、果、根等可入药。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8/22 14:17:47

樟树栽培技术:

樟树树大荫浓、枝叶秀丽、四季常青且具香气,适宜作行道树。栽植成活率不高,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樟树的特性和栽植方法。樟树的栽培技术要点为: 1、栽培季节。以叶芽萌动前后为宜,即十一月下旬至翌年三月下旬。芽展后,应停止栽植,否则成活率极低。 2、苗木关。在苗木生长期间,樟树苗至少要进行二次以上移植,以便切断主根生长,促使侧根、支根生长。作行道树大苗应选用树干通直、圆满、无病虫害者。起苗时带好土坨,少伤大根。 3、栽植关。在栽植前,要剪除部分校桠,摘除全部叶片,以减少叶面水分蒸腾,以利成活,萌发新叶。栽植时,应做到苗正、舒根、踩紧,并浇足定根水。 4、管理关。樟树栽植后,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若发现枝干死亡,可以采取截干方法,使其重新萌发新枝。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