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zlxzlx5168     提问时间: 2006/8/20 8:49:01
邮箱:
问题:
 
张连翔回“早晚是我的”网友:

毛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毛竹林的营造
  
  1、选地:毛竹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不积水、酸碱度适中(ph值为45?7.0)、背风向阳的山坡中下部或平缓的山谷地带。
  
  2、整地:包括清山、劈杂,翻土。一般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全面开垦,挖地深度20?30cm,亩栽20?30株,穴规格:120×60×50cm。
  
  3、母竹选择与挖掘: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鞭芽饱满、无病虫危害,胸径4?6cm的1?2年生新竹。母竹挖掘前,先判断竹鞭走向,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方向开挖,要求保留来鞭25?35cm,去鞭40?60cm,用快刀或锋利山锄截断竹鞭,截面要整齐,注意保护好笋芽,起鞭时切勿摇晃,以免伤鞭根、鞭芽,并留4?5盘枝,其余用利刀劈断,切口要倾斜、整齐,竹蔸及鞭根要多带宿土。对较远距离运输的母竹、竹蔸还要用稻草或草袋进行包托,最好做到随挖随运,及时栽植。
  
  4、栽植:毛竹种植一般选择11月至翌年2月期间雨后阴天进行。种植之前,需在穴内施入基肥,每穴可施放有效肥10?20kg,或复合肥0.5?1.0kg,基肥施入后要覆盖一层表土拌匀。种植时将母竹放入穴中,母竹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放置,使根舒展,深度以竹蔸根盘表面低于穴面3?5cm左右为宜,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分层填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踩踏时后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鞭根。栽后天晴应浇定根水,再覆盖松土至高出地面5?10cm,表面盖上茅草,然后用支架支撑固定母竹秆,防止风吹摇动,影响成活。
  
  二、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
  
  1、幼竹的养护:新种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此时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竹林内严禁放牧。
  
  2、除草松土:新造竹林每年安排锄草、松土2次,5月和9月各一次,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竹林生长。
  
  3、水肥管理:新竹种植后久旱不雨要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对低洼山谷地,还要注意防止积水,避免烂鞭、烂笋,影响成活。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第一次在5?6月,每株施尿素100?200g,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第二次在9?10月,这时可施有机肥或化肥,每株可施放有机肥3?5kg或化肥200?300g。
  
  4、林地套种:坡度平缓的林地内,可直接套种巴西豇豆、饭豆科杂一号、二号等固氮作物,以增加短期收入,改善土壤肥力。
  
  三、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
  
  1、调整竹林结构:材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为3000?3600株/顷,毛竹林合理的竹龄结构由一、二、三、四度竹组成,其比例应为3:3:3:1;同时建立毛竹与其它树种特别是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防治病虫害,促进竹林生长。
  
  2、科学的经营管理
  
  (1)劈杂垦复:一般选择在11月至翌年1月休眠期,先劈草、劈杂,后由下坡向上坡进行全面深翻,平缓山地翻土深度为20?30cm,翻土时尽量把杂草压入土中,土块一块压一块,不要敲碎,边翻边捡去林中石块,挖除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树头等杂物:坡度陡的山地采取带状或块状深翻,翻土深度为10?20cm,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劈杂一般每年一次,全面垦复深翻4?5年一次。
  
  (2)锄草松土:培育丰产毛竹林,最好每年进行锄草松土2次,分别在5月和9月。
  
  (3)毛竹林施肥:丰产毛竹林一年应施4次肥,第一次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促进春笋的早发和生长,也称长笋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采用环沟施放法。第二次应在5?6月施速效肥,此期间,春笋已挖完,留养新竹,开始抽枝展叶,地下开始行鞭,也称发鞭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可结合锄草松土进行,方法是除草后撒施,然后松土覆盖,也可将肥料直接施放于砍伐后的竹蔸内,先打通竹蔸内的竹节,施后复土。第三次应在9月进行,这时毛竹鞭根笋芽开始分化孕笋,也称发芽孕笋肥,每公顷施复合肥(毛竹专用肥)225kg,施肥方法与第二次相同。第四次应在11?12月施一次有机肥,也称发笋肥,此次可施放土杂肥、牛粪肥或堆肥,每公顷施肥7500kg,可结合挖冬笋时施放,也可用撒施后翻土覆盖。
  
  (4)科学的采伐合理留养母竹:采伐时间一般在竹林休眠期,对象一般是五度以上老龄竹或病虫危害的竹子,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3000?3600株/公顷和合理的竹龄组成:1度、2度、3度各占30%,4度占10%。
  
  3、病虫害防治:随时观察毛竹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生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8/20 8:49:30

毛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毛竹林的营造
  
  1、选地:毛竹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不积水、酸碱度适中(ph值为45?7.0)、背风向阳的山坡中下部或平缓的山谷地带。
  
  2、整地:包括清山、劈杂,翻土。一般在栽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全面开垦,挖地深度20?30cm,亩栽20?30株,穴规格:120×60×50cm。
  
  3、母竹选择与挖掘: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鞭芽饱满、无病虫危害,胸径4?6cm的1?2年生新竹。母竹挖掘前,先判断竹鞭走向,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方向开挖,要求保留来鞭25?35cm,去鞭40?60cm,用快刀或锋利山锄截断竹鞭,截面要整齐,注意保护好笋芽,起鞭时切勿摇晃,以免伤鞭根、鞭芽,并留4?5盘枝,其余用利刀劈断,切口要倾斜、整齐,竹蔸及鞭根要多带宿土。对较远距离运输的母竹、竹蔸还要用稻草或草袋进行包托,最好做到随挖随运,及时栽植。
  
  4、栽植:毛竹种植一般选择11月至翌年2月期间雨后阴天进行。种植之前,需在穴内施入基肥,每穴可施放有效肥10?20kg,或复合肥0.5?1.0kg,基肥施入后要覆盖一层表土拌匀。种植时将母竹放入穴中,母竹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放置,使根舒展,深度以竹蔸根盘表面低于穴面3?5cm左右为宜,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分层填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踩踏时后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鞭根。栽后天晴应浇定根水,再覆盖松土至高出地面5?10cm,表面盖上茅草,然后用支架支撑固定母竹秆,防止风吹摇动,影响成活。
  
  二、毛竹的幼林抚育管理
  
  1、幼竹的养护:新种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此时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竹林内严禁放牧。
  
  2、除草松土:新造竹林每年安排锄草、松土2次,5月和9月各一次,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竹林生长。
  
  3、水肥管理:新竹种植后久旱不雨要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对低洼山谷地,还要注意防止积水,避免烂鞭、烂笋,影响成活。施肥一般在锄草、松土后施用土杂肥或化肥,第一次在5?6月,每株施尿素100?200g,可采取环沟施或用水冲施;第二次在9?10月,这时可施有机肥或化肥,每株可施放有机肥3?5kg或化肥200?300g。
  
  4、林地套种:坡度平缓的林地内,可直接套种巴西豇豆、饭豆科杂一号、二号等固氮作物,以增加短期收入,改善土壤肥力。
  
  三、毛竹成林的抚育管理
  
  1、调整竹林结构:材用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为3000?3600株/顷,毛竹林合理的竹龄结构由一、二、三、四度竹组成,其比例应为3:3:3:1;同时建立毛竹与其它树种特别是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防治病虫害,促进竹林生长。
  
  2、科学的经营管理
  
  (1)劈杂垦复:一般选择在11月至翌年1月休眠期,先劈草、劈杂,后由下坡向上坡进行全面深翻,平缓山地翻土深度为20?30cm,翻土时尽量把杂草压入土中,土块一块压一块,不要敲碎,边翻边捡去林中石块,挖除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树头等杂物:坡度陡的山地采取带状或块状深翻,翻土深度为10?20cm,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劈杂一般每年一次,全面垦复深翻4?5年一次。
  
  (2)锄草松土:培育丰产毛竹林,最好每年进行锄草松土2次,分别在5月和9月。
  
  (3)毛竹林施肥:丰产毛竹林一年应施4次肥,第一次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促进春笋的早发和生长,也称长笋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采用环沟施放法。第二次应在5?6月施速效肥,此期间,春笋已挖完,留养新竹,开始抽枝展叶,地下开始行鞭,也称发鞭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可结合锄草松土进行,方法是除草后撒施,然后松土覆盖,也可将肥料直接施放于砍伐后的竹蔸内,先打通竹蔸内的竹节,施后复土。第三次应在9月进行,这时毛竹鞭根笋芽开始分化孕笋,也称发芽孕笋肥,每公顷施复合肥(毛竹专用肥)225kg,施肥方法与第二次相同。第四次应在11?12月施一次有机肥,也称发笋肥,此次可施放土杂肥、牛粪肥或堆肥,每公顷施肥7500kg,可结合挖冬笋时施放,也可用撒施后翻土覆盖。
  
  (4)科学的采伐合理留养母竹:采伐时间一般在竹林休眠期,对象一般是五度以上老龄竹或病虫危害的竹子,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3000?3600株/公顷和合理的竹龄组成:1度、2度、3度各占30%,4度占10%。
  
  3、病虫害防治:随时观察毛竹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生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8/20 8:56:12

以及这里:

http://www.baidu.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C3%AB%D6%F1%B7%E1%B2%FA%BC%BC%CA%F5&pn=10&cl=3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8/20 11:03:04

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

毛竹丰产林的培育,实际上也是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的延续、深化和提高。培育丰产毛竹林,不论材用、笋用、笋竹两用,除了选择适宜立地条件,调整竹林合理结构外,还需要有科学的抚育管理措施。

一、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措施包括劈山清杂、锄草松土、深翻抚育和合理施肥等。

1、劈山清杂:58月份劈除林内的丛生杂草、砍除林内的杂灌、藤本,间伐或除去部分影响竹林生长的阔叶乔木的枝条。坡度大于25。的竹林,适宜劈山清杂,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增加绿肥。在劈山抚育时,要“刀下留情”,每亩保留1020株阔叶幼树,使竹木树冠投影面积比例保持8273,逐步形成竹阔混交。

2、锄草松土:每年锄草松土2次,以减少林内杂草争水争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竹林生长。第一次锄草松土最好安排在56月份进行,有利于地下竹鞭生长。第二次可安排在910月份,以促进孕笋。锄草要注意挖净茅草蔸,锄下的杂草平铺林地,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水份蒸发。松土深度一般1020cm即可。

3、深翻抚育:56年进行一次深翻,改善竹林土壤结构,促进地下竹鞭的生长。深翻一般在秋冬季(911)进行,深翻深度在2025cm,注意不伤鞭,土块翻盖不要打碎。

坡度小于20。的林地实行深翻,超过20。—30。林地实行水平带状翻垦,翻垦时挖除石块、乔灌木伐桩、竹蔸和老竹鞭,促其提早腐烂,释放被竹蔸所占据的土壤空间,有利于行鞭孕笋。坡度30。以上的林地不宜深翻垦复,应采取劈草抚育。

4、合理施肥:竹林的施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是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施肥的种类、数量要根据竹林结构状况、土壤养分含量、竹林经营目的和产量水平的不同而异。

施肥要施氮、磷、钾全肥,以施有机肥为佳。施有机肥可施用厩肥或饼肥,厩肥每亩施150kg,饼肥每亩施100kg,如施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氮磷比为73,每亩3050kg,钾肥视情况适量施用。

秋季孕笋、春季发笋长竹、夏季行鞭是竹林生长的三个重要阶段。饼肥等有机肥宜在夏季竹鞭生长前施,秋季孕笋应施氮、磷为主的化肥,春季竹笋出土生长前施速效性氮肥,以保障竹林良好生长和丰产。最低限度应保证810月施足秋季孕笋肥或新竹长成后的夏季57月施长鞭肥,可结合抚育施肥。

施肥的方法可采用蔸施、沟施、撒施、穴施等等。

1)竹蔸施肥:即将前一年冬天采伐的竹蔸,用钢钎将竹隔打通,将化肥施入竹蔸中,然后盖上土。

2)沟施:在竹林中开水平沟条施,水平沟间距11.5米,施肥后盖土。

3)撒施:结合夏季松土锄草时将其翻入土中。

4)穴施:在距竹株4050cm挖半月形沟,逐株施肥盖土;也可在竹林中均匀挖穴后将肥料施入穴中。

二、留笋养竹

留笋养竹是调整竹林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什么时候挖笋、什么时间留笋养竹、挖多少笋、留多少竹,是优高竹林培育的重要环节。挖笋要注意不伤鞭,不伤芽,不断鞭,不裸露竹鞭,挖后及时复土。提倡挖初期春笋,但在出笋盛期注意选留母竹,即清明前后10-15天内出土的状笋应留足。材用竹林每亩留养壮竹(胸径9cm)80株以上,笋用林每亩留40株以上。笋竹两用林每亩留60株以上。末期的退笋可全部挖光。留母竹要留盛期笋、空膛笋、林缘笋,留大笋、留壮笋。

三、竹林采伐

合理采伐是调整和保持良好竹林林分结构的重要手段。合理采伐要掌握好采伐年龄、采伐数量、采伐季节和采伐方法。要遵循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壮的原则,少砍边缘竹、不砍空膛竹。采伐的年龄根据经营的目的、竹材利用和竹林可持续经营等方面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笋竹两用竹林一般砍伐四度(6年生)以上的竹子。采伐数量应根据林分的立竹密度而定,凡未达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竹林,除采伐病、小、老竹外,其它的竹不能采伐。已达到立竹密度要求的笋竹两用竹林,大年每亩采伐40根,小年每亩采伐20根,花年竹林每亩采伐30根。采伐一般在秋冬季毛竹休眠期进行,严禁在竹子生长季节采伐毛竹,以避免伤流。采伐方法采用齐地采伐或带蔸采伐,伐后竹蔸打洞,促其腐烂。为保证竹林合理采伐,应推广毛竹标号技术(用专用号竹笔在当年新竹竿1.5CM左右处朝下坡同一方向标上年号,如“3”为2003年度新竹)。

四、防治病虫害

科学防治毛竹病虫害应以林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和化学防治为辅,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以防为主。提倡竹阔混交,招引毛竹病虫害的天敌。毛竹常见的病虫害有刚竹毒蛾、笋夜蛾、竹管肩小蜂、蠕须盾蚧和枯梢病等。

五、其他技术措施

1、竹林内采取稻草覆盖,夏季阻止水份直接蒸发,冬季以提高土温,促进早发竹笋,稻草腐烂后有利增加土壤养分。

2、有水源条件的竹林开展滴灌或喷灌,即在竹林中不同等高线建若干蓄水池,引入水源,进行灌溉。

3、开设竹山机耕道,以方便肥料上山、竹材采伐下山和采挖竹笋运输为原则。

4、为增加立竹密度和林内透光性,可进行钩梢或摇梢。

毛竹林丰产技术措施实施简表

技术措施

技术内容要点

林分结构指标

150280/

立竹大小

平均胸径910cm

立竹年龄

12龄竹占35%40%34龄竹占35%40%56龄竹占30%20%

     

保留有价值的阔叶树和珍贵的针叶树

     

每年671次,劈倒后的杂草灌木铺放在林地

全垦

坡度20º以下采用

带垦

坡度20º以上30º以下采用。带宽和带距1.5—2cm

  

出笋年份的秋东季

规格要求

深度2030cm,近竹竿基部宜浅,将竹伐蔸、树桩及老龄鞭挖除,拣去小石头

 

 

  

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每亩3050KG

  

秋季孕笋肥810月施,春季发笋肥1月中旬至2月上旬施,行鞭肥57

 

沿坡开水平沟,深20cm,宽10cm,沟距11.5cm,施入肥料后随即覆土、压实

在距竹竿基部30cm处的上方开深20cm、宽10cm半月形沟。施肥后覆土、压实

打通近1年内的伐蔸内全部节隔,施肥后覆土、压实

留笋

养竹

   

每亩选留9cm以上(直径)健康竹笋4080株(花年竹林可分2年选留)

   

在清明前后1015天内出笋最多的盛期选留

 

时间

12月中、下旬到“立春”前,“立春”之后一般留笋养竹,严禁再挖。

方式

采用“跟鞭走”法挖取,注意不挖小冬笋,不损伤鞭芽、笋芽、竹鞭,及时覆土盖沟

时间

初期笋多挖少留,盛期笋除留足新竹后皆可挖出,末期笋全部挖出

方式

挖笋要及时,一是挖活笋,二是竹笋大小以加工规格要求和市场价值好为准

           

在发笋当年长成的新竹竿1.5cm左右处用毛竹专用号竹笔标上年号

 

 

   

每年砍伐2040株,砍伐量不得超过新竹生长量

   

6龄以上立竹及风倒病虫竹

平茬法

齐地砍伐,伐口尽可能低

带蔸法

带全蔸或半蔸将竹子挖掘

   

以发笋当年冬季为主,也可将规定的单位面积年砍伐量分配到孕笋期(910月)和发笋长竹期(35月)以外的月份砍伐

         

于发竹当年立冬前后进行,钩梢竹应保留15盘左右竹枝

     

做好病虫观测,以预防为主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8/20 13:37:56

您好,毛竹丰产林培育要点:

**丰产毛竹林的培育技术措施有那些?

主要技术措施有六个方面:科学护笋养竹。科学垦复抚育、科学施肥、合理采伐、改变毛竹大小年为花年竹林和科学防治病虫害

**怎样进行科学护笋养竹?

第一,要适时护笋养竹;

第二,要适当挖冬笋和春笋;

第三,要合理留养母竹。

**怎样叫适时护笋养竹?立春到立夏为毛竹的出笋期和成竹期,在此期间严禁乱挖春笋、严禁砍竹、严禁抚育和严禁放牧,以保证春笋顺利生长成竹。

**在什么时间挖冬笋比较适宜?在立春前挖取冬笋,它可以促进潜育性的鞭芽转化为发育性的笋芽,不会影响春笋的生长。

**挖冬笋要注意那些环节?挖冬笋要做到不伤笋、不伤鞭、不断鞭,挖后应及时覆土,不使竹鞭裸露,防止雨后积水烂鞭。

**竹林抚育垦复的方法有那些?它包括劈山垦复和除草松土。

**劈山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两个季节,一是在每年的梅雨季节来临时将竹林中鲜嫩的杂草、小灌木割倒,散铺于林地,任其腐烂,为竹鞭生长提供养分;二是在秋季杂草、小灌木未枯黄或落叶之前。

**垦复方式分几种?分全面垦复、带状垦复和块状垦复三种。全面垦复适用于坡度20℃以下的山场:块状垦复适合于坡度在30℃以上的林地。

**什么季节垦复最好?一般要选择毛竹休眠期进行垦复,当年11月至翌年I月效果最好,七八月效果次之。

**垦复间隔期多长为宜?毛竹林每隔6一8年垦复一次最好。间隔时间太短,将过多地伤及竹鞭系统,不利于毛竹林生长,同时投资过高、成本太大,经济效益将降低。间隔时间太长,又会造成土壤板结,毛竹林生长不良。

**毛竹林每年选择什么时间进行除草松土?除草松土的最佳时间有两次,第一次是5月份,第二次在9月份。

**毛竹施肥分为几类?施肥按目的可分为:催。把、行鞭肥、催芽肥和孕笋肥。

**什么叫催笋肥?催笋肥是以促进笋芽膨大土长、增加发笋量为目的。在“立春到“雨水”这一时段为最佳施肥时间。

**什么叫行鞭肥?行鞭肥是以促进鞭梢和竹鞭的生长发育为目的。在“小满”到“芒种”为最佳施肥时段。

**什么叫催芽肥?催芽肥是以促进潜育性笋芽转化为孕笋芽,增加更多的笋芽为<BR>目的。它在立秋至白露为最适宜施肥时间。

**什么叫孕笋肥?孕笋肥是以促进笋芽分化发育笋体膨大粗壮目的。‘已在“霜降”至“小雪”为最理想施肥时问。

**怎样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施肥的原则又是什么?

**主要根据毛竹林的结构状况、土壤养分含量、经营目的、产量水平以及经济能力来确定。有条件(即肥源广泛、劳力充裕、资金雄厚)的最好施用有机肥,每亩500公斤以上,用速效化肥最好以复合肥、尿素、和其它氮肥、磷肥为上,氮磷比为5比1,并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分多次施效果最好。

**施肥的方法有几种?一般有撒施、穴施、沟施、竹提施肥、打针施肥等多种。

**撒施是怎样进行的?撒施是将有机肥或垃圾肥均匀撤销产林地,然后翻埋入土。

**穴施是怎样进行的?人施是在竹秆基部上方 30厘米处,开一半)J形沟,宽15 厘米,深15—20厘米,施肥后覆土踏实。

**沟施是怎样进行的?沟施要求在竹株的上方开水平沟(间距1——1.5米)或弧形沟,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后回土填平,并覆盖稻草或杂草,既可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化肥烧伤竹根和竹鞭,又可保上保肥,稻草或杂草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竹英施肥是怎样进行的?竹胶施肥是用钢钎把采伐后留在山场的竹英根部竹隔打通,每个竹胶灌入0.25一0.5公斤的复合肥或尿素,然后用泥巴封好。

**竹英施肥的忧点有那些?竹免施肥的优点:一是不会造成养分挥发和流失,二是对一个竹英施肥,整个竹鞭系统都能受益,比较经济。三是能促进竹类分解腐烂,增加地力。

**打针施肥是怎样进行的?它主要是施用什么肥料?在什么时间开展?

 打针施肥主要是施用福建林学院研制的富神牌nZB毛竹增产素。每年出笋前2一3个月,在深翻或全锄的竹林中注射,或结合冬季抚育时注射,使用时先用尖锥在竹秆底部打洞至腔膛内,每株注射5毫升(原液1毫升加水4毫升)。

**毛竹采伐的原则应怎样掌握?竹材采伐要坚持“留三砍四不留五”的原则,即三度以前的毛竹(除遭受病虫危害的竹和倒伏竹外、不能砍;进入四度的毛竹可以砍伐;五度的毛竹除空堂竹、林缘竹、大径竹不砍外,其余的都要砍伐;五度以上的毛竹绝对不要留养。 十毛竹采伐的季节在什么时候?出笋成竹之后的“秋分”至翌年“立春”前的毛<BR>竹休眠期为最佳采伐期。

**严禁生长期采伐毛竹的目的是什么?一是保护新竹和竹鞭的需要。一二是保证竹材质量。

**毛竹采伐的方法有几种?一般有两种:齐地平伐和带强深伐。

**什么叫做毛竹大小年?由于毛竹是异龄林,不是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形成了一年发笋多,一年发笋少;一年大量发笋长竹,一年换叶行鞭,两年为一个周期,循环交替进行,这种现象就叫做毛竹林的大小年。

**怎样划分毛竹的大年和小年?毛竹的大年是指毛竹换叶后当年孕笋,至翌年春发笋成竹的期间。第二年发笋成竹后至第三年再换叶前称为毛竹的小年。

**什么叫花年竹?花年竹就是年年都出笋长竹园学异不大的毛竹林。

**为什么毛竹林会形成大小年呢?毛竹大小年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反常气候:如夏秋的持续干旱,导致竹叶萎蔫脱落;持续严寒或反常的气候也会使已形成的大小年竹林变为均年竹林; (2)病虫害影响;食叶害虫成灾,虫害被控制后,全林重新萌芽展叶,这样全林换叶期变为一致。从而出现了大小年现象; (3)经营措施不合理;不合理的留笋育竹和砍伐会造成大小年现象发生。

**如何把大小年毛竹林培育成花年毛竹林?要把大小年毛竹林培育成花年毛竹林,其主要改造方法有四点; 1.强留小年笋,适疏八年笋; 2.小年深翻里复、科学改善水肥条件; 3.切断部分小年新竹的来鞭,控制竹子生长期的顶端优势,多发岔鞭; 4.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清除个、老、畸形竹,挖除老竹盛、老竹鞭,并适当混交泡桐树,对毛竹生长会起到促进作用,为毛竹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