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5/23 13:46:01
有关桂花大树移栽的技术要点请您参见下列网址:
http://cache.baidu.com/c?word=%B9%F0%BB%A8%3B%B4%F3%CA%F7%3B%D2%C6%D4%D4&url=http%3A//www%2E52huayi%2Ecom/bbs/dispbbs%2Easp%3Fboardid%3D16%26id%3D493&b=6&a=0&user=baidu
http://www.nbnky.gov.cn/news/dzkw/200302011.htm
http://www.china-dsyz.com/xwzx/show.php?id=8263
如果移栽没什么问题,确认确已成活,那就是其他原因啦。
虫害问题不难解决,若是食叶害虫,喷洒杀虫剂即可。
|
|
|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5/23 18:52:06
您好,提供桂花主要虫害资料供您参考:
吉丁虫 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危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严重时大量落叶。凡管理差,树势衰弱的树受害更为严重。在幼虫孵化盛期(一般5月份)刮除树皮,涂以80%敌敌畏乳剂20倍液;成虫发生期(约6月份)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2至3次。 介壳虫 危害桂花的介壳虫有红蜡介、吹绵介、糠片介等。以若虫和成虫用口针刺入枝干组织中吸取汁液,导致枝叶枯萎而死亡。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危害严重。在若虫孵化期喷布20%菊杀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防治;在介壳形成时,喷洒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因渗透性强,防治效果好。 刺蛾 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青刺蛾、扁刺蛾等。多以幼虫在茧内越冬,低龄幼虫群集食叶,7至9月最重,成虫趋光性强。5至6月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人工摘除附着在树枝、树干上的虫茧;在低龄幼虫期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幼虫。 蓑蛾 有大蓑蛾、茶蓑蛾等种类。幼虫能吐丝作茧,上面粘着各种断枝残叶,呈各种形式的囊袋。幼虫多集中在树冠顶部取食叶片,严重时可将树叶食光,致使植株生长严重受损甚至死亡。冬季剪去虫枝,摘除囊袋;低龄幼虫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95%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幼虫。 松针红斑病 松针红斑病是以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真菌为病原的一种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危害云杉、樟子松。 症状:该病一般多发生于叶的尖端。发病初期,病斑中心渐变成褐色,随着病斑扩大,渐变成红至红褐色,呈短条状(见图片)。发病重的针叶,病斑布满全叶,致使针叶枯黄,提早落叶。树冠下部枝条上的针叶先发病,逐渐向树冠上方发展。重病树呈火烧状。病树生长衰弱,逐渐枯死。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和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在松针病叶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溅散传播,自气孔或伤口侵入叶内。分生孢子放散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在雨后湿度大时,放散孢子量较多。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针松红斑病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病害,在黑龙江有严重发生趋势,做好进苗检疫工作是防止该病扩散的主要途径。 (2)修剪病针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重要侵染来源。 (3)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浇水,增施肥料,提高树木抗病力。 (4)药剂防治:在树木长出新叶后、病菌孢子放散前以及在孢子放散盛期,喷施75%百菌清600-1000倍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
|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5/23 18:55:05
桂花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叶斑病。主要危害叶部,初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中央灰色至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生黑灰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常常是发病诱因,经风雨传播,进行侵染,10 月以后病情减退。防治:
①冬季修剪去除病叶和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
②5月初,喷洒1∶2∶100-200波尔多液,以后可喷洒50%苯来特 1000至1500倍液或嗪胺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2.枯斑病。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 ,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防治:
①发病初期,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
②以后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 00至1500倍液。
3.刺蛾。绿或黄绿色,背线白色,最容易在叶片背面发生,取食叶肉,留下皮层。可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收集消灭。或者用含孢量100亿/毫升以上Bt 乳剂500至800倍液喷雾,另外还可以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4.介壳虫。在长江流域可发生2至3代,危害严重的为5至6月及8 至9月,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成、若虫均分泌蜜露,导致花木的煤污病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生,当少量发生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地刷除,收效良好。夏季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最有利,或者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单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5.红蜘蛛。高温干旱条件常常发生。防治方法:在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溉并结合施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虫力。在采取化学农药施用时,要注意经常轮换,因为其在施用一定高毒的农药后,会产生抗性。可用40%菊杀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良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