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9/2 17:31:22

樟个木虱为害状
向树干注射有机磷农药或喷洒蚜虱净1000倍液、吡虫啉2000倍液,喷洒以叶背为主。
|
|
|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9/2 18:27:45
前期叶片上有白粉吗?疑似白粉病的后期症状。
可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射3—4次。
|
|
|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8/9/4 10:42:42

樟个木虱该虫主要为害香樟树,以若虫在叶背吸附刺吸并会产生虫瘿。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4.5毫米。体黄色。触角丝状,10节,基部2节粗短,9-10节逐渐膨大呈球杆状,末端有2根刚毛;复眼黑褐色,半球形,各足胫节端部有3根黑刺。卵纺锤形,长0.3毫米左右,有柄。初产时乳白色,透明,4-7天后呈灰黑色,孵化前黑褐色,有光泽。若虫初孵若虫乳白色,固定后浅黄色,体长0.3毫米,扁椭圆形。体周的白色蜡丝趋于浓密,几乎覆盖虫体,体色逐渐加深呈黄绿色;复眼红色,老熟后虫体呈灰黑色,蜡丝排列紧密,羽化前蜡丝脱落。 该虫1年大多发生3代,部分2代,极少1年1代,以2龄若虫在香樟叶背越冬。2月中下旬开始生长发育;3月上旬有少量羽化;羽化盛期为4月中旬;4月上旬于春梢上开始见卵并见若虫;6月上旬随着夏梢不断萌发,成虫陆续羽化;6月中旬夏梢上始见若虫,此为第二代若虫。8月下旬第二代若虫开始发育、羽化、交配,产卵于秋梢、秋叶,孵化发育至2龄后越冬。成虫善跳跃,卵常排列成行,卵多产于叶尖。卵期4-7天。初孵若虫爬行至叶背合适部位固定吸食,被害叶片面初现黄绿色椭圆形微突,随着虫龄的增长,逐渐变成紫红色虫瘿,导致叶片早落、树势衰弱。 防治方法:在虫瘿形成前用1%的杀虫素乳油2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叶背。
|
|
|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9/4 19:55:04
上图是白粉病的可能性较大.
下图,可能是蚧壳虫、木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