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刘福坤     提问时间: 2008/6/23 7:48:48
问题:
 

各位农业专家:

       你们好!我是河南原阳的一个农民,我们这里的扬树,自从麦收前就开始黄叶,并且叶上有斑点,还拌有落叶,有的几乎落完了,后来发现树身上有很多出水点(跟桐树的一样),现在有的树已经枯死,几乎这一带都有这种症状.看着几年大的树木就这样死去很心疼,希望各位专家帮忙挽救我们的杨树,改良我们的大气.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6/23 10:11:17

重要的是要首先查明原因。

是树干上有出水点吗?树干上有水泡吗?

如果树干上有水泡,在水泡上面有出水点,那就是水泡性溃疡病。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6/23 10:14:16

近几年,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在个别地区时有发生,许多农民不了解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发病症状 病菌入侵后在干部皮孔周围出现病斑,初期水泡状,圆形,直径1厘米左右,其中充满淡褐色液体。5~6月自行破裂,流出液体,病斑干瘪下陷,皮层变褐色腐烂,当病斑干枯后,出现黑色小点。11月初在老病斑处出现大黑点。毛白杨、杂交杨、太青杨等以苗木及幼树受害最重。     

发病规律 11月底以前病菌侵入树干,个别苗木出现病斑,次年春4月底大面积出现病斑,受害部位明显。病害在4~9月份发生严重,4月开始,5月发生最严重,7~8月病势减轻,9月又进入高潮,以后逐渐停止。     病害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如冬季温暖,早春气温回升快,病害发生较早。春季温度变化大,发病较严重。在发病期间,阴雨连绵可导致病斑大量出现。     造林或育苗密度大,空气湿度高,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 ①育苗密度不应过大,每1/15公顷(1亩)不宜超过3000株。留干苗不宜超过1000株,培育壮苗大苗。②苗圃地越冬前浇1遍水,以增强苗木抗病力。③发现病株,及时除去,以减少侵染来源。④冬季苗木出圃前喷1次1%波尔多液或400倍多菌灵。⑤幼树栽植后及时浇水、培土,养护根系。⑥用1波美度石硫合剂涂干,可有效防治溃疡病。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6/23 10:18:50

对症施药防治杨树三类溃疡病(请您注意加以比对)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又称杨树溃疡病,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东、东北地区普遍发生,山东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杨树干部和枝条上的主要病害,病株率一般30%左右,严重林分高达80%以上。   

在山东每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高峰期,7~8月病势减弱,9月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但不如第1次严重。10月下旬后停止出现新病斑,进入休眠阶段。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病斑内越冬。越冬病斑内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成为当年浸染的主要来源。病菌主要由伤口侵入,潜育期10~30天。由于分生孢子成熟时期不同,成活期又长达2~3个月,且孢子萌发对温度适应性强,因此长期存在具浸染力的孢子。病害的发生呈现春—夏、夏—秋两个高峰期。不同杨树种类对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白杨派树种抗病,黑杨派树种抗性中等,而多数青杨派树种及其杂种易感病。杨树树皮含水量与发病程度有关,当树皮相对膨胀度大于80%时,比较抗病,而小于65%以下时易感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的杨树优良品种(I-107杨、L35杨、中菏1号杨、I-69杨、I-72杨、中林23杨等),培育健壮苗木。起苗、运苗、假植时尽量保持苗木水分,并避免机械损伤。栽植前,严格剔除有病斑的苗木。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大穴整地,灌足底水。栽植时剪去梢头及侧枝,造林后加强林分的抚育管理,增强树势。发病期间,用菌特净100倍、1:1:100波尔多液、波美0.5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100倍液、40%福美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喷洒主干。                

杨树烂皮型溃疡病    

杨树烂皮型溃疡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在山东省普遍发生,为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是杨树防护林、用材林及城乡绿化的常见病害,严重地段可引起大片杨树的死亡。   

病菌在病组织内常年存活生长。4~9月形成分生孢子,5~6月产生量最多。分生孢子角在潮湿天气或雨后增多,孢子角借雨水溶开后,随风、雨、昆虫、鸟类传播,孢子萌发后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潜育期6~10天。病菌生长温度4~35℃,最适温度为25℃。子囊孢子6~9月形成,7月中下旬产生量最多。该病于4月上旬开始发病,5~6月是盛发期,7~8月病势缓和,10月停止发展。该病的发生与杨树品种、立地条件以及冻害、日灼伤、虫害、旱害等密切相关。

防治措施:保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此病的根本途径。一般较抗冻、抗旱、抗虫及耐盐的杨树品种较抗病,应选用抗逆性强的杨树优良品种。育苗、造林时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四旁植树应于初冬涂白,以防冻害及日灼。对于发病树木可用化学药剂涂树干,有效药剂为菌特净100倍液、多菌灵50倍液、代森锰锌50倍液、松焦油和柴油1﹕1、波美5度石硫合剂等。   

杨树大斑型溃疡病    

杨树大斑型溃疡病是杨树的一种危险性病害,在欧洲被认为是杨树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我国1978年在南京首次发现,此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等地相继发生,可为害多种杨树,主要为害杨树的主干及枝条。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树皮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在病斑处可见产生的分生孢子器,遇雨释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昆虫携带传播。正常年份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病势减缓,9月又可见新的病斑出现,10月以后停止扩展。   

健杨、八里庄杨、I-214杨等易感病,I-107杨、L35杨、中菏1号杨、I-69杨、I-72杨、中林23杨等比较抗病。一般光皮树种的感病程度重于粗皮树种,粗皮的木栓化程度较高,病菌不易侵入。日灼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多于阴面。   

防治措施 :严禁疫区病苗运入无病地区。加强苗木和林分的抚育管理,提高树木的生长势。3~9月树木感病期可用药剂涂干,有效药剂有菌特净100倍液、50%多菌灵50倍液、40%福美胂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波美3度石硫合剂等。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6/24 21:04:37

极可能是溃疡病;基本上是毁了,回天乏力了。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6/25 7:54:23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班。

病菌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在不表现症状的树皮内,病菌以潜伏状态存在。春季是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的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杨树栽培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养分失调,导致生长衰弱的条件等,均易引起发病。树体内含水量与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树皮膨胀度低于60%时发病重;高于80%时抗病性增强。

防治措施

    杨树溃疡病是寄主主导型病害,就是病害发生与否主要看寄主的生理健康状况。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提高杨树的综合抗逆性,增强抗病能力;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       加强病情的监测和普查:根据溃疡病的发生、为害程度及分布特点,对全市的杨树林进行科学分类,可分为重病区、轻病区和预防区,可以有的放失,保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进行防治。

2、       科学造林:①我市用于杨树造林的优良无性系虽有20多个,但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仅有中林46、中菏1号、107及小面积的中菏2号等几个品种。生产上大面积造林的无性系品种太少,遗传基因狭,使杨树病害容易大面积流行发生。我市生产上要有十几个杨树主导品种栽培,并且品种间要协调发展;②无性系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是有时效性的,育种专家们认为,生产上用的优良无性系应该每20年左右更新一次,而我市广为栽培的中林46杨在我市已有20多年,从近年来的表现看,落叶病和溃疡病发病重,这个树种已严重退化和老化,以后造林不宜再采用;③倡导营造混交林,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以营造杨桐混交最好,可以有效地控制杨树病虫害及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和蔓延,而又能增强泡桐的干型生长,增加出材率;④合理密度,为了追求亩畜积量,我市杨树造林密度一般在55-111/亩,密度偏大,林分3年后严重影响通风透光,林分分化严重,生长势衰弱,诱发了病害的发生。应按品种、土壤类型、土壤地位级、培育目标,选择造林的合理密度。

3、       加强抚育管理:农民群众对植树造林认识不足,存在着误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省事、省钱,所以栽上树就不管不问了,林地内杂草兹生,土壤板结,水分、肥力不足,树木生长弱,抗病力差。杨树是喜大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对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时修除病枝。

4、       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溃疡灵50-100倍液、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2.12%843康复剂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