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片发黄,下垂,枝叶萎蔫,逐渐枯萎落。主要是土壤粘重、板结,造成通风不良,排水不畅,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减弱。应及时松土。
2. 植株叶尖及其边缘枯焦,叶脉失去绿色,进而叶片呈黄白色,枯焦脱落;根系腐烂,嫩叶淡黄,老叶变暗。这是浇水过多,时久致根部窒息缺氧。应及时翻盆换土。
3. 叶子细长,脆嫩,边缘发黄变焦。主要是光照不足,盆土太湿,养分不足造成的,应增强光照,少浇水,多施肥。
4. 植株整株发育不良,茎根细弱,叶瘦而薄,新叶色淡绿;下部枝叶老化,并自下而上,发黄相继脱落;也有早衰,叶色干枯呈褐色,茎短而细。叶黄,植株矮,芽发育不良,花小色浅。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没浇透,上湿下干,以致造成缺氧;二是缺氮肥。只要将苗圊地的水浇透,或追施氮肥即可改善。
5. 叶色失绿呈杂色,叶缘出现黄、棕 、紫等色斑,是在叶脉间或叶尖、叶缘的坏死现象,叶子尖枯焦向下羌卷绉,针叶尖端黄逐渐枯萎。这是缺钾所致,应施钾肥。
6. 叶子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主要是缺铜,应施复合化肥。
7. 新叶叶脉绿色,脉间呈网状黄花,叶肉变黄,一般并不枯萎,时间长了,叶沿也会逐渐枯萎,但大叶仍保持绿色,也会脉间失绿,发展至整个叶片淡黄或发白。顶部叶片黄化,根系变白。这是植株缺铁,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呼吸作用的进行,因铁在植物体内活动性很小,老叶中的铁不能向嫩叶转移,缺铁时,往往下部叶片仍保持绿色,而嫩叶首先出现黄化现象,这种症状多发生在石灰性或碱性土壤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翻盆或施肥。
8. 叶小、主脉两侧可能先出现斑点,生长期推迟。缺锌,应翻盆施肥。
9. 主脉间明显失绿,有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但不易出现组织坏死,针叶先端黄颜色转变突然,叶片和针叶容易脱落。缺镁,应翻盆施肥。
10. 顶芽易伤扁亡,叶尖叶缘枯死,叶尖常弯曲成钩状,根系也会坏死,严重时则全株死亡。针叶从枝条先端变褐。缺钙,应翻盆施肥。
11. 顶芽不易枯死,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阔叶,针叶变黄绿-白-蓝色。缺硫,应翻盆施肥。
12. 脉间失绿,出现斑点,组织易坏死。顶部叶黄化,叶脉仍为绿色。缺锰,应翻盆施肥。
13. 叶色变淡而发黄,通常是下部老叶首先发黄,而后逐渐向上扩展,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整株枯萎。针叶绿色变淡绿-黄绿,枝条发育不足。这主要是缺氮所致,氮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在植物体内是可移动的,能从老叶转向嫩叶,故老叶先黄。应施氮肥。
14. 老叶边缘枯焦,叶片焦黄,出现烂芽干梢或新叶肥厚,老叶变黄脱落。这主要是施肥过量或浓度太高造成的,应多浇水冲淡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