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8/4/5 16:25:25
您好,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桉树在最初的8-10年中生长较快,这一段时间也是桉树林需水、需肥最多的时候。以后,桉树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明显减慢,其需水、需肥量也就迅速减少,反过来,蓄水作用开始体现,而且因为要通过老叶脱落等形式返还营养元素,很快就能达成植物体和周边环境间的养分平衡,也即蓄肥作用也开始体现。因此,所谓 “抽水机”“抽肥机”之类的负面效应,至多是发生在造林初期。
当然,由于供制纸浆用的桉树木片最好取自幼树,因此桉树浆材林往往不等充分长成就被砍伐,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得不到天然的蓄积,“抽水机”“抽肥机” 的问题也就比其他用途的桉树林更严重一些, 其实桉树有没有坏处,适合它生长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的。如果环境合适,管理的好了比一定会有副作用。不能简单地下出“有毒物种”的定义。任何树种都会对生态产生影响,能不能种植,得看在具体条件下的结果。如果集约化经营,长大后还是不错的。
|
|
|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4/6 21:01:31
没有这么一回事!
|
|
|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4/7 12:46:12
2006年4月12南方都市报就目前的广东桉树进行调查,并发表《桉树的不同命运:云浮的"毒树"肇庆的"摇钱树"?》和《桉树罪否 尚无定论》等专题报道,并引起了广泛影响。但桉树种植的是非利弊到目前为止仍然在争论。但不管持哪种观点的生态学专家和林业专家都认为目前许多地方的桉树种植都是一窝蜂,既多且乱,没有具体规划。广东省林业局并就此出台文件规范桉树种植。关于桉树种植的是非利弊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有关桉树讨论会议以大10次以上,而FAO曾在1985年,就桉树生态问题组织各国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并出版《桉树生态作用》(Poore和Fries,1985),对桉树种植进行了客观评价,并1993年在曼谷进一步组织了包括中国在内亚太地区的桉树问题专家评议会,并就桉树对社会、经济、生态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报道(1996年),总的结论是桉树种植后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坏。很多媒体反映的问题并不是桉树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如何去合理和科学地发展和经营桉树人工林。2006年3月29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承担的斯道拉恩索广西人工林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ESIA)结果表明桉树对环境环负面影响不大。
|
|
|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4/7 13:26:49
不会的,您放心好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