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huanbao     提问时间: 2008/1/6 12:02:49
问题:
 
在杨树林里养鸡鸭对杨树好不好?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6 12:16:15

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这也是“林下经济”的一种模式:“林禽型”。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1/6 13:10:59

杨树林里的养鸭棚


    淌过月芽河,钻进杨树林,便是唐家怀的养鸭棚。唐家怀与大儿子唐定辉正推着独轮车喂鸭子。
    50岁的唐家怀,原开县后坝镇群塘村人,2002年8月移民到山东泰安市新泰市谷里镇南谷里村二组。
    平整的土地上,一排排碗口粗的杨树间,是一个个整齐的养鸭棚。鸭棚共9个。“每个鸭棚长55米、宽6米。”唐家怀说,这片6亩地的杨树林、9个鸭棚和鸭棚里的鸭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杨树是他移过来时栽的,共1580根,投入千多元,栽下时只有大拇指大。“按市场价,保守点算也能值二十多万元,加上9个鸭棚9万元,一共价值三十多万。”
    老唐告诉记者,移民前他是个木匠,在老家开家具店。移民后,他一直在了解市场行情,寻找发展项目。前三年,他办过养鸡场,由于老板黑心,将未打疫苗的鸡苗卖给自己,不到两个月时间,千多只鸡全部死了,亏损三千多元。

在刘桥乡战庄,村民刘春娥在自家的林地里建了两个养鸭大棚,第一批出栏800多只,每只3.55元,挣了2800多元,第二批出栏了1400多只,每只3元,挣了4200多元。按一年五批算,两个大棚至少出栏6000只,收入近两万元。曾经宰过猪、卖过衣服、卖过豆皮的刘春娥喜出望外,把在外地打工的丈夫刘同财劝回家,一起经营养鸭,明年计划扩大规模。刘桥乡乡长王法明介绍,畜禽粪便已经成为一种严重污染源,按照有关规定,大规模养殖畜禽应远离村庄和人群,而远离村庄的树林是鸭子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十分有利于鸭子生长。同时,鸭粪还是上好的有机肥料。为了推广这种林鸭模式,刘桥乡村干部率先示范,并成立乡养鸭协会,与六和集团等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制定保护价。目前,全乡共发展养鸭大棚1600多个,存栏60多万只,已经出栏了30多万只。
  “大黄笨鸡,林地散养;绿色食品,生态健康。”———这是大黄乡乡长李殿东亲自在当地电视台做的广告。大黄乡这几年种植速生杨42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1%。为了有效利用林地,大黄乡干部带头养市场前景好的绿色食品———“笨鸡”,重点扶持了10个林鸡间作示范点和50个示范户。在仓上村的林地里,农民王海涛建起了六个养鸡大棚,第一批6000只笨鸡在中秋节出栏,一次就赚了4万元。他说:“林地养鸡有三大好处,一是散养笨鸡市场好、价钱高;二是远离村庄没污染,环境好;三是鸡粪浇树营养多;四是建鸡舍省时省料省遮阳网,投资少!”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1/6 15:10:05

对杨树有利,但鸡鸭不利;鸡鸭需要一定的光照。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8/1/9 11:42:13

您好,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林地养鸡技术之一

  凡是靠近村庄的育林地、经济林地、防护林带、水旱地果园都可以因地制宜分段划块放养鸡群。各个地块最好有崖、坡、沟或其他天然屏障隔开,否则容易造成鸡群迷路走失。

木本粮油树定干较高,果实成熟前坚实、可食性差,不会受鸡啄,只在采收在1个月左右禁止鸡入内。有些干果如核桃、棒子、栗子,有坚硬外壳或芒刺,成熟时也不脱落,树下养鸡无妨。果园应从果实膨大期开始禁园,以免鸡啄伤果品,造成损失。

在林地、果园行间种草或任其自然生草,可以提高地面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给鸡源源不断提供饲草饲料。以多年生草为好,不免每年播种,同时要求分枝分蘖多,再生性强,适应性强,适口性好。适用草种有豆科的白三叶、苜蓿,禾本科的鸭茅、无芒雀麦、黑麦草、早熟禾等。田间自然生草的,应根据鸡的食性,逐渐在日常管理中去劣和消灭毒草等。

在初夏或雨季,趁墒在行间空地和周围播种矮秆小杂粮如荞麦、燕麦、谷子等。这些作物在秋季成熟后能为鸡提供优质的子实饲料来源。

另外,春季的金龟子、红蜘蛛、象甲、行军虫、枣尺蠖等,夏秋季的蚂蚱、蟋蟀、毛虫、蜘蛛、食心虫、蚯蚓等,冬前快入土和已入土的成虫、幼虫、虫卵、蛹茧等,是喂鸡的优质活食。

摸清养鸡林地果园病虫害发生规律,选用低毒农药、生物农药防病治虫,并重点通过耕作、修剪、刮治、捕捉及灯光诱杀等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

鸡出壳后的1个月内,舍饲或笼养。1个月(春夏之交可以是3周)后,逐步在白天放鸡到户外锻炼。鸡放养前训练1周,路线由近至远。之后,轮流地块,由专人引路。通过吹号或敲击传递号令,鸡能逐渐习惯听从指挥前往。放养期间,每天早晨外出前喂食一次,投放饲料占全天的1/3,傍晚进舍前根据饥饱程度补饲。

放养期长短依鸡的体重而定,轻型鸡1—1.5公斤,一般在田间2—3个月,及时给放养鸡群补充水分。随鸡群转移,在放养地点放置专用的饮水器,及时添水,保持清洁。为防暴雨侵袭,在各放养地段盖小屋或搭建凉棚作为避雨场所。用具尽量是红色的,以便让鸡放清目标,防止迷路。鸡出入门户时,常大群拥出、大群挤进,造成踩死踩伤。可用笼分装,以减少损失,鸡舍门户必须加宽。林地果园养鸡宜选用轻型鸡。它们在田间灵活爱动,觅食勤快,更能适应环境。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