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gavin80     提问时间: 2008/1/6 10:56:22
邮箱:11935143@qq.com
问题:
 
立地条件需要测哪些,怎么样测?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6 12:14:47

请您登陆:http://cache.baidu.com/c?word=%C1%A2%B5%D8%3B%CC%F5%BC%FE%3B%C4%DA%C8%DD&url=http%3A//jpk%2Ehlju%2Eedu%2Ecn/jpsystem/reply%2Easp%3Fid%3D4680&p=85759a46d1920bfc57ec963c53518a&user=baidu

查阅相关信息。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1/6 13:07:12

立地条件调查
采用全面踏查和土壤剖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⑴踏查:
通过造林地全面踏查,了解并记载如下内容
①造林地地类
分为荒山荒地、农耕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造林地、林冠下造林地、采矿迹地等。
②造林地的地形条件
    记载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因子,对造林地上的微立地类型、数量、分布进行目测并记载。
③造林地小气候特征
结合造林地地形地势植被状况分析记载造林地光照条件、温湿度条件。
④前更幼树组成、数量及分布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确定。
⑤地表植被状况
灌木、杂草种类、频度、盖度,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进行。
记载具有指示意义的地表植被。
⑥可能的限制因子
依位置、地形、地势、土壤、海拔、植被等分析造林地上是否存在如下限制因子:
l         干旱坡地上腹、山脊,坡度较大,土壤瘠薄,岩石裸露地段;
l         水湿: 坡地下腹,谷地,坡度平缓或山地反坡地段;
l         霜害:空气流动不畅的沟谷地段,平缓坡地地表植被稀少地段;
l         风害: 依地形分析是否位于风口;
l         雪害: 依地形分析是否为冬季积雪地段;
l         啮齿类动物、牲畜、病虫害:依造林地位置分析牲畜活动,由地表植被受害症状分析病虫害种类及程度;
l         人类活动频度: 依位置和造林地上的迹象分析人为活动;
l         作业难度:由地形、地势、海拔、位置、交通状况等分析。
⑵土壤调查
在有代表性的地段,挖掘三个土壤剖面,一个主要剖面,二个辅助剖面。
观察并记载如下内容
①腐殖质层厚度(A层)
依厚度分为三个等级:
l         薄层:<10cm
l         中层:1020cm
l         厚层:>20cm
②土层厚度(A+B
分为三个等级:
l         薄层: 30cm
l         中层: 3060cm
l         厚层: 60cm
③石砾含量
依石砾含量分为:
l         轻石质:<40%
l         中石质:4060%
l         中石质:>60%
④土壤湿度
分五级:
l         干:无凉意,吹时飞尘;
l         润:有凉意,吹时无飞尘;
l         湿润:有潮湿感,能捏成团,能使纸变湿;
l         潮湿:使手湿润,能揉成团,无水流出,粘手;
l         湿: 用手压时,有水流出。
⑤土壤质地
分为:
l         沙土: 松散,湿时不成团,捏时沙性感强,有沙沙声;
l         沙壤土:易散,捏时有沙性感,施时能成团但不成条,有轻微沙沙声;
l         壤土:湿捏无沙沙声,微有沙性感,揉成条易断;
l         粘土:面粉感觉,可搓成条,或压成土片,有裂痕;
l         重粘土:粘性、韧性强。手捏时光滑,可塑性强,可压成大片,无断裂。
⑥土壤紧实度
依土壤刀插入和拔出的用力程度分为四级:
l         疏松:稍加压力即可插入;
l         松散:加压力时顺利插入;
l         紧实:用力能插入,拔出稍难;
l         极紧:大力时能插入,取出很困难。
⑦记载土壤新生体
包括假菌丝体,石灰结核,铁锰胶膜,锈斑等。
⑧生物活动
根系分布层次、深度;菌丝体;土壤害虫、土壤有益动物等。
⑨土壤pH值和碳酸盐反应
pH试纸测定土壤酸度,分为:
l         酸性土:pH  5.5
l         微酸性土:pH  5.56.5
l         中性土:pH  6.57.5
l         微碱性:pH  7.58.5
l         碱性土:pH  8.5
    10%稀盐酸测定碳酸盐反应,依声音、气泡有无和反应强弱分为无石灰,含量中等和石灰高含量。
⑩水文状况
观察记载地下水位高低,分析季节性积水的可能性。
⑾土壤障碍层
记载潜育层、钙积层、白浆层、永冻层、草根盘结层等的有无和出现深度及厚度。
由以上调查结果,分析造林地的主导因子、限制因子和潜在生产力高低。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1/6 15:07:58

转一篇文章,供你参考:

http://jpk.hlju.edu.cn/jpsystem/reply.asp?id=4465

立地质量评价

立地质量评价:是对立地质量高低进行的评价。
立地质量评价的目的是指出土地生产力的高低。
立地质量评价有三种途径:
1)根据树木生长指标评价:地位级法、立地指数法、 生长段法。
2)通过分析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气候因子法、土壤因子法。
3)树木生长和环境因子结合评价:多元回归法
 
一、根据树木生长指标评价
 
1、地位级法
    地位级:林分达到标准年龄时的平均高。
     标准年龄一般是树木主伐年龄的一半。也有人主张高生长变慢时的年龄。
     在一个地区根据林分在标准年龄时的平均高,将立地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一般分成Ⅰ、Ⅱ、Ⅲ、Ⅳ、Ⅴ个等级。
   因林分平均高受经营措施影响,因此,这个指标并不能准确评价立地。
2、立地指数法
立地指数:标准年龄时上层木(优势木或亚优势木)的平均高。
 优势木的选择:1公顷选择15株最高的树木,也有100m21株。
 优势木高不受间伐抚育影响,因此 立地指数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指标。
 立地指数可以编制成立地指数曲线和立地指数表。立地指数曲线是用年龄和优势木高绘制的曲线。
立地指数表的缺点:
1)只能应用于纯林。
2)在过稀、过密或极端贫瘠的立地上密度影响优势木高。
3)微立地的影响。
4)幼年阶段杂草和灌木竞争的影响。
      同一立地树种不同立地指数不同,可以建立不同树种之间的立地指数转换。如:         
               S=2.4483+0.7197S
3 生长段法
生长段法:用胸高以上连续5年高生长来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可以消除早期高生长的不稳定影响。主要适用于幼龄的针叶树。
 
二、分析环境因子进行评价
 
  1、气候因子法
    气候影响森林生产力,因此,可以根据气候因子估测森林的生产力。一般用于大区域潜在生产力评价。如:
   Paterson 提出的气候生产率指数:
              CVP=Tv*N*G*E/Ta*1200    
     Tv:最热月平均温度           N 年降水量
       G:生长季长                       E:蒸发蒸腾系数
      Ta:最冷最热月温度差
2、土壤因子法(地形)
    通过对土壤或地形因子的分析,评价立地质量。如:罗汝英提出的土壤指数方法。
    以土壤的质地或石砾含量(A)、土层厚度或粘盘位置(B)、地形或排水条件(C)三个项目作为计算因子,构建土壤肥力指数(S
                        S=A*B*C
     规定指数范围:    121~300  生产力甲级
                                  51~120     生产力乙级
                                    21~50     生产力丙级
                                    20以下   生产力丁级 
 
三、树木生长和环境因子结合评价
 
    用林木生长指标只能评价有林地,环境因子分析不知道林木生长的效果。用数学的方法可以使环境因子和林木生长联系起来。
   多元回归分析法:
    测定林分中的土壤、地形以及气候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和立地指数之间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如:对黑龙江通天一林场落叶松人工林25年生的优势木高和立地因子调查后建立回归方程:
         Y=4.71+1.05X1+0.84X2+0.89X3+0.03X4+0.12X5
     X1: 海拔 ;                      X2:坡度;               X3:坡位   
     X4:土层厚;                 X5:A层厚
  类似的方法还有数量化立地指数表。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8/1/9 13:22:38

您好,您也可以登陆以下网址查看关于立地类型的介绍。http://cache.baidu.com/c?word=%C1%A2%B5%D8%3B%C0%E0%D0%CD%3B%C6%C0%BC%DB&url=http%3A//202%2E194%2E137%2E16/stbc/jiaoan/diwuzhang%2Edoc&p=916f8e16d9c041ff57ef8a395b5f&user=baidu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