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县枣坪沟流域造林作业设计
说明书
年级:林学院01级
姓名:徐 莲 珍
指导老师:王乃江
完成时间:2004年9月10日
1.基本概况
1.1自然条件:
增加实习时的内容,造林作业区位于淳化县枣坪沟流域的南村东沟、屯庄沟、后旨头沟及黑松林的几条支干沟,海拔900—1300米,地貌为“U”形沟壑,沟谷陡而深,相对高差150—180米,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性。土壤疏松干旱,特别是闫家沟作业区土层薄、裸岩多、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沟头不断向前发展,原面遭受蚕蚀,属中度侵蚀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白善土、黄善土、褐土型石渣土、普通褐土。无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植物群落为酸枣、蒿类,分布较为均匀,盖度70%左右,该立地类型适宜栽植防护林树种较多,整地难度较大。
1.2气候条件:
人工造林作业区属半干旱两年三熟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2℃,≥19℃活动积温3200℃,无霜期200天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干燥度1.25一13.8,热量充足,降水分布不均,春旱、伏旱严重,对人工造林成活率影响很大。针对气候条件,在造林施工中要切实采取一系列抗旱造林措施,提高造林成效。
1.3社会经济情况:
作业区共有人口9326人,3668名劳力,农村剩余劳动力1172人,农民纯收入1077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居住相对集中,交通比较方便。
淳化县属于国家贫困县,县财政收入仅保党政事业单位工资,投资林业生产资金不足。但群众具有投身林业,热爱林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1980年、2004年二度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县实施以林业统揽全县大局的思路,使林业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每年投入到林业生产的时间为两个多月,其造林组织方式主要以乡为单位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整地造林和雇请专业队整地造林。
作业区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林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群众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总结推广了容器育苗,裸根苗带土包装,鱼鳞坑集水整地、穴底植苗、埋小土丘截杆造林以及ABT生根粉,保水剂等化学药品的应用等一系列配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在过去的工程造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淳化县出台了宜林“四荒地”使用权拍卖办法,加之禁牧力度加大,提高了造林保存率,使群众个人、下岗职工、党政企事业单位投身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作业设计
2.l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2.1.1设计依据
(1)《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作业设计办法》;
(2)咸政计发E2002J12号文件;
(3)《陕西省造林标准》(陕DB—f42—93);
(4)陕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典型设计;
(5)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
(6)国家标准,造林作业设计规范,(GB)
2.1.2指导思想
以江总书记和朱总理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批示为指针,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淳化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以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造福子孙后代为宗旨。
2.1.3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工造林为主的原则
(2)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统筹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3)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原则。
(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标准工程的原则。
(6)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原则。
(7)实施工程造林,推行建设项目法人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的原则。
2.2作业设计区划
根据有关规定,作业设计区划采用作业区——小班2级区划,以作业区为单位统一编制设计文件,以小班为单位组织施工。作业区为一级统计单位,小班为最基本的设计和施工单位。
造林作业区在行政村范围内选择,作业区界不跨越行政村,小班界线根据技术标准在现区划,按造林地和非造林地小班统一编号,分类统计。
2.3立地类型和造林类型划分
2.3.1立地类型划分:
根据作业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坡度、坡向、海拔等主导环境因素,套用《陕西省立地类型名录》,将造林地划归了8个立地类型。其中:
阳向缓斜坡立地类型190.8公顷
阳向陡急坡立地类型378.6公顷
阳向侵蚀沟坡立地类型46.5公顷
阴向缓斜坡立地类型183.4公顷
阴向陡急坡立地类型467.4公顷
阴向侵蚀沟坡立地类型7.9公顷
道路立地类型32.1公顷
河滩地立地类型26.6顷
2.3.2造林类型划分:
根据造林树种、林种、造林方法、整地方法、配置形式、造林密度、造林技术措施、幼林抚育管理等内容,将本次设计归纳为10个造林类型。即:刺槐防护林(01),杨树防护林(02),侧柏防护林(03),油松防护林(04),柳树防护林(05),侧×松防护林(06),松×侧防护林(07),刺×侧防护林(08),侧×刺防护林(09),杨树防护林(10;)。
2.4设计任务及技术措施:
2.4.1 作业地点及作业量:
作业区地处枣坪沟流域的南村东沟、屯庄沟,后旨头沟及黑松林两岸的支干沟,造林面积1333.3公顷。其中:南村乡14个村组,造林面积431.4公顷;秦河乡2个村组,造林面积38.王公顷;城关镇2个村组,造林面积101.4公顷;铁王乡2个村组,造林面积55公顷;润镇14个村组,造林面积196.3公顷;大店乡2个村组,造林面积54.5公顷;石桥乡13村组,造林面积456.6公顷。
2.4.2分权属、林种、树种设计的造林面积:
该工程造林权属均为集体所有。按林种分:水土保持林1274.6公顷,农田防护林32.1公顷,沟底防冲林26.6公顷。按树种分:油松147,8公顷,刺槐871.2公顷,侧柏255.6公顷,杨树46.6公顷,柳树12.1公顷。按混交方式分:纯林356.7公顷,混交林976.6公顷,比例为27:10。常绿树种占30.2%。
2.4.3种苗标准需要量及供应途径:
设计造林初植密度分别为:刺槐、侧柏、油松、松x侧、侧X松、刺X侧、侧X刺等水保林,均为1.5x 2米;杨树、柳树沟底防冲林2×3米;杨树农田防护林以道路为骨架,单行配置,株距4米。外加15%的补植用苗,概算出本年度造林需苗量4916472株,其中:油松561640株、刺槐3309985株、侧柏971195株、杨树50662株,柳树22990株。
造林苗木全部选用县内自产苗木。油松,侧柏容器苗、杨树及柳树苗木由县中心苗圃、国营苗圃、英烈林场苗圃三个单位供给,刺槐苗木在本县群众合同育苗中选用。造林苗木要求良种壮苗,全部采用国家标准一、三级合格苗。
苗木规格标准如下:
树种名称 |
苗木种类 |
苗龄 |
地径cm |
苗高cm |
刺槐 |
播种苗 |
1 |
≥0.8 |
|
杨树 |
扦插苗 |
2—3 |
≥4.0 |
≥350 |
侧柏 |
容器苗 |
2 |
≥0.35 |
20—40 |
柳树 |
扦插苗 |
2 |
≥3.0 |
≥229 |
油松 |
容器苗 |
2 |
≥0.25 |
20—30 |
容器苗掘前必须灌足底水,保证掘苗不伤根,运苗不散钵,裸根苗根系必须完整,掘后及时沾泥浆,针叶树种要保护好苗木顶芽。
2.4.4劳力需要量及供应途径
整地每公顷99个工日,造林(包括补植)阔叶树种每公顷75个工日,针叶树种每公顷55个工日,抚育每公顷60个工作日计算,完成本工程造林需29193个工日。采用群众集体会战和专业队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由县林业局抽调技术干部带工,从2005年3月1日开始到4月20 日完成刺槐、侧柏、油松、杨树、柳树等全部栽植任务。
2.4.5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2.4.5.l整地:
水土保持林和沟底防冲林采用鱼鳞坑整地。其技术要求为:在坡面上,按造林株行距,以三角形配置形式挖掘半月形的坑穴,挖坑时先把表土堆在坑的上方,挖好后再把熟土垫入坑内,用生土在外缘围成半环状高20—30厘米,宽35—29厘米的土埂,并在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蓄更多的雨水。规格为:长径80厘米,短径60厘米,深度50厘米。农田防护林整地采用开沟整地,宽80cm,深60cm,再在沟槽内根据株距挖深60cm,宽60cm,深60cm的栽植坑。
2.4.5.2造林方法:
全部采用穴底植苗造林。刺槐造林密度1.5×2米,截干栽植,并在其上埋小土丘,油松、侧柏容器苗造林,密度为l.5×2米,杨树、柳树沟底防冲林采用客土造林的办法,农田防护林要带水栽植,要求栽端、栽直、栽实。
混交方式采用带状混交,主要树种和辅助树种比例为7:3。
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小班使用保水剂抗旱造林措施,每株3—5克。
栽前对苗木根系稍加修剪,栽植时暂时不用的苗木应假植在避风背阴处,用湿土埋盖,随用随取。栽植坑穴大小为40×40×40厘米,栽植时应根系舒展,不窝根,分层覆盖砸实,保留15厘米左右深的坑穴以利蓄水保墒。
2.4.5.3补植方法:
2005年11月份,利用大苗,按照原造林密度和栽植方法对成活率和保存率达不到85%的造林地进行补植。
2.4.5.4幼林抚育:
造林后1—3年松土除草4次(1—2—1)。第一年7月份除草一次,第二年在5月份和8月份各松土除草一次,第三年5月份松土除草一次。刺槐在造林后当年5月份进行除萌定干。
松土除草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的要求,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树梢,除净杂草、拾净石块,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际,并把杂草覆盖在树干周围。
修枝时间安排在冬季和早春农闲时节,修枝强度为冠高比1:3。修枝时要求用锋利的砍刀、剪刀、斧子、紧贴树干自下往上修砍,保持刀口平滑,避免拉伤树皮。
3.投资概算与投资来源
3.1投资概算:
完成本工程,共需投资404257。
3.1.1劳务费:
完成本工程共需工日291930个,每个工日10元。共需劳务费29193元。
3.1.2种苗费:
油松、侧柏、刺槐、柳树,株价分别为0.2元、0.2元、0.1元、2.0元,杨树小苗株价2.0元,杨树大苗株价 3.0元,共概算种苗费80798元。
3.1.3物料费:
保水剂每公顷需990克,共需保水剂272250克,每公斤35元,概算物料费9529元。
3.1.4设计费:
按国家投资总额的1%计算,设计费为2000元。
3.1.5管理费:
按国家投资总额的5%计算,管理费为10000元。
3.1.6不可预见费:
按国家投资总额的5%计算,不可预见费为10000元。
3.2投资来源:
投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200000元(1500元/公顷),二是地方配套50000元,三是群众义务投工投资为主54257元。
4.实施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通过宣传三北四期工程的有关政策和宣传淳化县防护林建设先进典型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实施三北四期工程工作的积极性。县乡两级政府都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坚持每个县级领导包一个乡(镇),每个乡(镇)和主管部门领导包一个片;站、所、股长包一个作业区制度,建立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把该工程建设与财源建设、改善生态、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严格考核,奖罚兑现。
4.2坚持科技兴林,提高造林质量。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方案施工,一张蓝图管到底,坚持造林标准要求,坚持抗旱造林技术,县、乡林业技术干部都要亲临工地指导,把科技推广、科学研究贯穿整个工程建设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4.3抓好种苗基础工作。一是要坚持育苗与造林并重,按工程规划要求安排部署育苗工作;二是要抓好科学育苗,特别是容器育苗,培育当地名优新特树种和大规格苗木;三是坚持抓好国有骨干苗圃和乡村集体苗圃建设,做好群众育苗技术服务工作,有计划、有指导地培育商品苗,保证造林苗木自给有余。
4.4坚持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总结和推广我县“四荒地”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形成多形式、多途径的开发治理荒山荒坡机制,扩大治理规模,提高质量标准,做到工程进度和质量效益同步发展。
4.5强化林木管护,保护造林成果。继续加强已有的县、乡、村三级护林网络,进一步加大封山禁牧工作力度。坚持每个管护区固定2名护林员常年管护的作法,直到幼林郁闭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