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桉树大毛虫:分布于福建、广东、江西、四川等省,幼虫危害桉树、木波罗、苹果、梨等植物。
1、生物学特性:福建省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茧中越冬,第一代幼虫出现于3~6月,第二代幼虫出现于7~11月。7月中下旬孵化的幼虫,10月中旬在寄主枝杆上、杂草从中、石缝中、墙壁下等地结茧进入越冬。
2、防治方法:(1)在初龄幼虫期,用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5%苏脲1号胶悬剂3000倍液喷洒。(2)幼林、苗圃地发现虫卵,可人工摘卵;发现幼虫,可人工捕杀;发现虫茧,可人工剪除。(3)4月间可在林间释放白僵菌粉炮;每亩用80亿孢子/g粉剂0.5kg。
桉小卷蛾(俗称卷叶虫)。每年4~8月为害桉树幼树嫩叶,损害嫩梢及顶芽,可致小树枯顶,影响生长。防治措施:(a)人工捏杀。看到幼树嫩叶有卷叶处,用手把卷叶内的幼虫捏死。(b)农药喷杀。用敌百虫600倍液加少量煤油或乐果1000倍液以及菊脂类农药(按使用浓度)喷杀。
如果树木较高,可以使用动力喷雾器。
吃光了叶子后,这些虫要么转移、要么结茧化蛹。
气温低,会造成一些死亡,但死光光的可能性不大。
建议:请当地的林业技术人员帮你看一下,现在到底是什么虫,并搞清楚该虫害的生长发育规律,才好谈得上防治。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建站服务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