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析问题可能出在根部。
桉树根部病害主要有青枯病和根腐病,近年尾叶桉、柳桉、巨桉、巨尾桉均有发生、尾叶桉、柳桉发病较为普遍,有的地区十分严重,发病率2%~10%,有的地区达30%~40%,桉树青枯病一般在4~11月发生,高温多雨的6~8月为发病高峰期,遭台风袭击后的林木,由于根部受伤,病原菌极易侵入,导致感染发病。
另外,您还可以对照一下桉树青枯病的症状:
桉树青枯病发现于80年代,苗木、幼林受害最重。巨尾桉是高度感病树种,1年生幼林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此病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地均有发生。 桉青枯病菌侵染林间幼树,其地上部的表现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急性型,病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悬挂于枝条上不脱落,呈现典型的“青枯”症状。枝干表面有时会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的条斑,解剖茎干,木质部变黑褐色,地下根部腐烂,皮层脱落,木质部和髓部坏死,坏死的根茎有臭味。将病根、茎横切面浸入清水中,可使清水变成乳白色,如将清水滴在横切面上,1-2分钟后,切面的木质部即出现白色到淡黄色的细菌脓液,有时呈环状溢出,这一特征是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此类型病株,从发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时间较短,一般仅2-3周。第二种为慢性型,病株表现发育不良、矮小、下部叶片先变成紫红色,后逐渐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干枯脱落。部分茎干和侧枝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根、茎解剖特性与急性型同。这一类型从植株发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为3-6个月。 青枯极毛杆菌可存活于土壤、植株残体和垃圾混合物中,凡是种植过花生、烟草、马铃薯、番茄、桑、木棉、木麻黄和美人蕉等植物的土壤,以及这些罹病植物的花、果、叶茎、根接触过的土壤、垃圾肥、水源都有可能存在和繁殖青枯病的病原体。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与土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关系密切,低温时存活时间比高温时长,中性土壤较酸性土壤有利于病菌存活,土壤含水量在31-37%时可存活390天以上;干燥和水淹时,病菌仅能存活30天和90天。桉青枯病为典型的土壤传播病害,病菌大多由根际侵入蔓延到植株维管束组织内,使植株凋萎;又可从病株的根部转入土壤而再感染邻近健康桉树。根颈损伤、地表径流、株间连根是病菌侵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广东适宜种植桉树的地区,一年四季均会发病。一般3月开始病株逐渐增多,6-10月发病严重,7-9月是病害的高峰期,11月以后病情逐渐减轻。高温或台风雨后造成树木伤口,当温度在33-35℃、相对湿度80%以上时,青枯病最易流行。巨尾桉、尾叶桉是高度感病的桉树。赤桉、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巨桉和柳桉等为中度感病。柠檬桉和窿缘桉是抗病的。桉树的感病性与年龄有关,1-4年生易感病,5年生后较抗病。 桉青枯病的治理,预防是关键: 1. 培育无病苗木。木麻黄、木棉、桑树、甘薯、番茄、茄子、烟草、花生等树种或作物青枯病菌能与桉树交互感染,不宜选作苗圃地或用作营养土基质。最好采用火烧土、黄泥心土作营养土基质。若用土杂肥应充分堆沤、腐熟,并用高锰酸钾或威百亩消毒后才能使用。 2. 不用栽植过感病作物的地块造林。桉树病区砍伐后应实行树种轮栽或选择不感染青枯病菌的桉树造林。 3. 在发病林地,开沟排水,隔离病株,减少地表径流传播病菌。砍伐重病株,清除病根集中烧毁。
青枯病的可能性较大。
桉树青枯病菌侵染幼树,其地上部的表现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急性型,病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悬挂于枝条上不脱落,呈现典型的“青枯”症状。枝干表面有时会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的条斑,解剖茎干,木质部变黑褐色,地下根部腐烂,皮层脱落,木质部和髓部坏死,坏死的根茎有臭味。将病根、茎横切面浸入清水中,可使清水变成乳白色,如将清水滴在横切面上,1-2分钟后,切面的木质部即出现白色到淡黄色的细菌脓液,有时呈环状溢出,这一特征是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第二种为慢性型,病株表现发育不良、矮小、下部叶片先变成紫红色,后逐渐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干枯脱落。部分茎干和侧枝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此类型病株,从发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3—6个月。根、茎解剖特性与急性型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建站服务 | 意见反馈 | 支付方式 | 帮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