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7/7/17 13:59:47
枣树接的枣得的是缩果病或炭疽病。 枣缩果病是一种细菌病害,病原菌侵入正常果后,会出现枣果有晕环、水渍着色、萎缩和脱落几个时期。果实病斑提前出现红色,没有光泽,解剖开枣之后,可以看到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黄褐色果肉有苦味儿,病斑外果皮收缩。病果的果柄为褐色或黑褐色。 观察证明,刺吸式昆虫,象桃小食心虫、介壳虫、椿象、壁虱、叶蝉等都可以传播病害。感病期如果遇到连绵阴雨或是遇上间断性晴、雨交替高温、高湿天气,这种病往往容易成灾爆发,枣果半红时或是白熟期容易落地,造成损失。 对于枣缩果病的防治,在枣园管理上,要注意刺吸口器害虫防治,尽可能压低传病昆虫的密度。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发病期,使用农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或者50%的DT的500倍液进行防治,用量上比使用说明上的浓度稍高一些,8天喷药一次,共喷两到三次,同时在药液中一定加入40%的氧化乐果或是20%的水胺硫磷1000倍液,以便杀死传病昆虫。好果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枣炭疽病的防治。 枣炭疽病也是一种细菌病害,染病枣果类似椿象刺入后出现的褐色点,然后褐点不断扩大,呈现黑色斑,斑外有淡黄色晕环,最后病斑发展为圆形、椭圆形,黑褐色,有凹陷。炭疽病果,生长量减小,果肉糖份低,多数并不脱落。然而炭疽病在染有缩果病菌的枣果上,病斑为大块圆形或者是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枣果一侧有收缩,果肉发苦。 这种病害的传播也同刺吸口器的昆虫有关。 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首先也是压低传病昆虫的密度。 在8月份的发病期喷施75%的百菌清800倍液两到三次,每10天一次。
|
|
|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7/17 15:36:14
疑似枣炭疽病。
该病主要危害枣果,也能危害叶片。果实受害,最初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成近圆形的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密生灰色至黑色的小粒点,引起落果,病果味苦不堪食用,叶片受害会变黄脱落。多雨时会加重发病。
防治措施:⑴加强肥水管理,改良土壤,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增施有机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⑵清洁果园:落叶后将园内所有的落叶及落果集中烧掉或深埋。⑶药剂防治:枣树萌芽前,喷1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6月上、中旬喷布1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各喷1次杀菌剂,常用药剂有65%代森锌5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等。
|
|
|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7/7/17 20:05:32
是否与天气干旱有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