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7/11 6:58:14
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并结合灌水施肥,幼苗生长期以氮肥、磷肥为主,速生期氮、磷、钾肥混施,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
|
|
|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7/7/11 7:57:16
黄连木幼苗单施氮肥,施肥量以株施0.5~1 g/kg水施为宜;黄连木幼苗应多施氮肥;对黄连木幼苗综合施肥,施肥比例以N:P2O5:K2O=12~6:1:2,苗木生长质量较好。
|
|
|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7/7/12 20:50:49
您好, 容器育苗与苗床育苗相比,不能施入基肥,否则会导致某些元素的浓度过高,造成死苗。一般只施以适量的堆肥,而追肥的效果也不错,即结合灌水施用速效性肥料。 容器育苗的施肥,通常是将含有一定比例的N、P、K养分的混合肥料,按1:200的浓度配成水溶液,通过灌水系统进行喷施或灌根。根据苗木各个生长期的不同要求,不断调整N、P、K比例和施用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苗木生长一般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阶段。出苗期指幼苗刚出土的时期,从播种到幼苗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部出现侧根为止。出苗期的幼苗还不能自行制造养分,其营养来源主要靠种子内部贮存的营养物质。幼苗期是从幼苗地上部出现真叶、地下部生出侧根,到幼苗的高生长量大幅上升为止。这时幼苗对磷和氮较敏感,一般以偏施氮肥为主,以促进保苗和根系生长。速生期是苗木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从苗木的高生长量大幅上升开始,到高生长量大幅下降为止。这时是苗木地上部和根系生长量最多的时期,需要的肥水最多,可增加氮肥用量及次数,并按比例施磷钾肥,以促进氮的吸收和苗木生长。在后期为促进苗木硬化,提高其抗性,要适时停施氮肥。到了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都逐渐木质化的硬化期,要防止徒长,停止施用肥料,提高苗木抗性。 灌根一般在傍晚进行,温度过高时不宜灌根施肥。施用农家肥必须充分沤熟。以免烧苗,还可杀死肥中的病菌和害虫卵。根外追肥一般一周1至2次,以清晨进行为好。根外追肥与根施相比,用量少,效率高,一般植物叶片8小时后可吸收60%的叶面肥。对某些微量元素,土壤施入往往无效,因此,可多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并将两种追肥方式配合进行。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先淡后浓,一旦发现施肥过量,要尽快灌水冲淡。
|
|
|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7/7/12 21:37:13
1%左右的尿素溶液浇施,半个月一次,从现在起,连用3--4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