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fengyue2961     提问时间: 2007/7/6 16:22:58
问题:
 
各位专家你们好,今年,由于受长期低温等异常气候的影响,辽宁省杨树腐烂病大面积暴发成灾,各位专家有没有好的防治方法呀!尤其是适合小面积的防治方法!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7/7/6 18:48:20

您好,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在安徽省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
     一、发病症状
     1、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 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来年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枝、干伤口侵入,半月后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同样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份后病势渐缓,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不易被侵染。
     三、防治措施
     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2、培育健壮苗木。苗木质量的好坏与腐烂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培养大苗、壮苗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出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对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木要及时销毁,不能进入造林地。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害虫危害,特别是蛀干害虫,对冻伤和虫害要做到提前预防。
     3、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皮含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因此,造林要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树干及时涂白可有效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4、加强营林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加强松土锄草,促进林木正常生长;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及时进行灌溉,低洼盐碱地要排水排碱;修枝应掌握勤修、少修、弱修,伤口要平滑,并涂波尔多液等防腐剂保护;防护林及片林边、行道树病害较严重,每年冬春季节应将树干涂白,以防日灼伤害和人畜损伤。杨树腐烂病菌有喜酸和病斑变酸的特点,用10%的碱(碳酸钠)涂抹病斑,改变病菌的生存条件,治愈效果明显。在入冬或早春用40%福美砷50-100倍液涂于病斑,或喷雾效果都很好,也可用3-5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要彻底清除病苗、病树,减少侵染来源。对感病较轻的病株,用刀将病斑和皮部变褐部分左右斜划成网状,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110的碱水或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对严重感病的植株要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林要彻底清除。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7/7/6 18:48:32

杨树腐烂病防治措施

    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2、培育健壮苗木。苗木质量的好坏与腐烂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培养大苗、壮苗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出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对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木要及时销毁,不能进入造林地。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害虫危害,特别是蛀干害虫,对冻伤和虫害要做到提前预防。

    3、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皮含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因此,造林要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树干及时涂白可有效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4、加强营林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加强松土锄草,促进林木正常生长;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及时进行灌溉,低洼盐碱地要排水排碱;修枝应掌握勤修、少修、弱修,伤口要平滑,并涂波尔多液等防腐剂保护;防护林及片林边、行道树病害较严重,每年冬春季节应将树干涂白,以防日灼伤害和人畜损伤。杨树腐烂病菌有喜酸和病斑变酸的特点,用10%的碱(碳酸钠)涂抹病斑,改变病菌的生存条件,治愈效果明显。在入冬或早春用40%福美砷50-100倍液涂于病斑,或喷雾效果都很好,也可用3-5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要彻底清除病苗、病树,减少侵染来源。对感病较轻的病株,用刀将病斑和皮部变褐部分左右斜划成网状,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110的碱水或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对严重感病的植株要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林要彻底清除。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7/7 22:45:53

1、烂皮病

  烂皮病又叫腐烂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使树皮腐烂坏死,表现干腐和枯稍两种类型,其中干腐型较为常见。干腐型主要发生在树体西南向的主干和大枝上,特别是分杈处最多。发病初期,病斑水浸状,暗褐色汁液,湿腐状,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凹陷,组织硬化,有时龟裂,有明显黑色边缘。病皮上产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小粒点吸水,从孔口处溢出卷须状孢子角。孢子角开始乳白色,以后逐渐变成桔黄色,胶质状。枯稍型多发生在幼树的主枝和侧枝上,无明显病斑,扩展迅速,很快绕枝一周,造成整枝失水枯死。

  2、杨树烂皮病的发生过程

  烂皮病是真菌寄生引起的,多发生在幼树上,特别是4-10年生的树龄。10年生以上的大树发生较少。每年春、秋两季发生重,春季又较秋季重。4月底5月初,气温达到7时,病皮内过冬的病菌开始活动,形成初期病斑。5月中旬至6月初为发病盛期,病斑扩展最快。6月份以后,气温达28以上时,因杨树生长旺盛,病害进展缓慢或不发病。9月以后又开始发病,11月份停止发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孢子角等形态在病树皮组织中过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产生大最的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引起发病。

  3、杨树烂皮病的发生特点

  烂皮病菌通常为害树势衰弱的树体,病斑多发生植株的芽痕、叶痕、皮孔、冻伤、虫伤、修剪伤和日灼伤等处。生长健壮、树皮光滑,无裂痕的树体很少发病,人工林、防护林、行道树发病最多,尤其是新栽的幼树最易感病,而天然林很少发病。

  4、影响杨树烂皮病、溃疡病发生轻重的因素

  烂皮病菌和溃疡病菌均为弱寄生菌,因此,树势强弱是影响发病的关键因素。首先,发病轻重与杨树栽植、抚育管理有密切关系。如移植苗过大,移植次数过多,移植时根系受伤过重,移植时间过久的大苗或幼树都容易发病;整枝技术不良,强度修剪削弱树势,容易诱发病害。其次,与气候、土质等自然因素也有密切关系。辽西北、沈阳的康平、法库和柳河、岳阳河流域为枝干病害的常发区、多发区,因为常受低温、干旱、风沙、盐碱等不良自然因子影响,造成树势衰弱所致。此外,草荒严重,虫害及其他叶部病害防治不及时等都能加重干病害的发生。

杨树不同品种对烂皮病和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抗病树种本身都具有抗旱、抗寒、抗盐碱等抗不良环境的特性。抗病树种的枝条具有发达的输水保水结构,如髓心较大,导管较多,皮部射线较多,筛管带较宽,周皮较厚等。像中东杨、小青杨、小黑杨、阳杨等较抗病,而小叶杨、银白杨、钻天杨、新疆杨、北京杨等比较感病。

  5、大斑溃疡病与烂皮病区别

  大斑溃疡病与烂皮病症状明显不同。大斑溃疡病单个或零散病斑周围可形成隆起状的愈伤组织。病斑黄褐色,边缘暗灰色,表面干燥皱缩,中央有明显纵裂,凹凸不平,呈斑块状或云纹状。其次,在病部的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的大小,形成的时间和排列特点不同。大斑溃疡病的黑色小粒点,于秋季在将枯死的枝干病斑上长出,以同心轮纹状排列在病皮上,而且比烂皮病明显大,而烂皮病的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小,以5-6月份产生最多。

  6、、枝干病害的防治

  杨树枝干病害生产上为害重的主要有烂皮病、溃疡病和干腐病三种。这三种枝干病害都是弱寄生菌引起的,引起皮层组织腐烂,发病规律相似,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应采取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为主,结合搞好林地卫生,减少侵染菌源,铲除潜伏侵染的病菌和病斑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只要环环抓紧就可收到较好防效。

  栽培管理  为了增强树势壮树防病,在栽培管理上必须注意抓好以下环节:第一,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选用抗旱、抗寒、抗盐碱,适应性强,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发挥树种本身的抗病能力。第二、栽植后要加强管理,加强防护,防止早春干旱和雨季积水,适时松土除草、严禁放牧,注意及时防治蛀干害虫和叶部病害。第三,合理整枝,注意修剪,不留残桩,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树体树形。第四,做好防寒,减少冻伤。

  杨树防寒,幼树和当年小树以培土为主;成树和大树,特别是行道防寒是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在初冬进行,将涂白剂刷在树体的主干和大枝上,特别是分杈处,涂白剂的配方是石灰10份,食盐1份,水30-35份动物油1份,杀菌剂福美胂0.2份,混匀即可。

  控制侵染菌源  首先,应改善林区的卫生状况,及时清除刮下的树皮和修剪下的病枝,其次,注意修剪下用做烧柴的树枝要在4月以前烧完,不要用带病的树枝夹杖子和做架材,以免春雨后形成孢子角成为侵染菌源。

  铲除潜伏侵染病菌的方法是,在早春树体萌动前喷杀菌剂,可选用以下杀菌剂:

  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

  3-5Be(波美比重)三石硫合剂;

  5%菌毒清水剂50倍液;

  80%成标500-600倍液;

  50%乾坤宝1500-2000倍液。

  药剂治疗  病斑药剂治疗,通常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症状明显时进行,并且采取:春季突击治,坚持年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方法是将病斑病皮用钉板钉破,或小刀纵横划破至木质部,破皮范围大于病斑,外扩约0.5厘,然后涂杀菌剂治疗。为了杀菌彻底,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将病皮刮下再涂药,但注意一定要将刮下的病皮残体,带出林外集中销毁,以免成为扩大为害的侵染菌源。可供选用涂刷的杀菌剂有:

  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

  5%菌毒清水剂50100倍液;

  ⑶胂平液50100倍液,即40%福美胂0.5份,2%平平加0.2分,水25份混合而成;

  100Be石硫合剂;

  30%福美敌可湿性粉剂3050倍液;

  处理后20天再涂1次。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7/7/8 16:12:31

促进杨树健壮,是最好的防病之法。

已经发病了,也只能是用一些杀菌剂进行救治了,那是尽人力而听天命。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