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玮
(福建省漳浦县林业局,363200)
摘要 漳州地区温暖多湿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大力发展桉树速丰林,但该地区频繁的台风,也成为制约发展桉树速丰林的主要因素。文章从台风对不同种植年度桉树速丰林的影响,以及风灾后的技术处理和如何预防台风对桉树的危害,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桉树速丰林 风灾 处理措施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现阶段我国培育木材资源的主要手段,闽南地区温暖多湿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为发展桉树速丰林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漳州地区已发展桉树树速丰林近6.7万hm 2,主要栽培品种有尾叶桉(E.urophylla)u6,杂交种的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的DH32—29、DH33—27 、T13,还有小部份巨桉(E.grandis)Gl和比较抗寒的尾赤桉(E.urophylla×E.camalduleris)201和尾园桉(E.urophylla×E.tereticonais)184等,这些桉树品种在漳州地区已大面积推广种植,成果显著。但频繁的台风,也给桉树速丰林带来严重的危害,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桉树速丰林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闽南桉树速丰林风灾后的补救办法及预防措施,提一些建议。
l 桉树速丰林风灾危害的基本类型
通常台风对闽南地区的袭击是在每年的6~10月份。其对桉树速丰林的危害,因桉树种植年度的差异,受害情况也不同。
1.1 当年造林的桉树速丰林,一般幼树高度在100-300cm。风袭击时,绝大部份会出现倾斜、倒伏,个别被折断,甚至连根拔起。如2005年8月l3日,“珊瑚”台风正面袭击漳州地区,登陆时风力为10级以上,加上连降暴雨,雨量达400~600mm,增加了树冠的负重,土地松软,对桉树速丰林造成严重的损失。漳浦县当年种植桉树速丰林2 667hm2,在此次台风中,90% 以上出现倾斜和倒伏。
1.2 两年生的桉树速丰林,一般地径5~10cm,树高4~10m。台风袭击时,根据地形、地势风向以及风速的不同,受损程度不一,大多数林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风倒、风折或整个树冠往下弯,个别连根拔起,最严重是整个山头一株不留,全部倒伏或折断。
1.3 三年生以上的桉树速丰林,由于树木的木质化程度较高,受损情况表现为在不同高度风折或整个树冠住下弯,但倒伏较少。
2 风灾后的补救措施
2.1 对当年造林的桉树速丰林,倒伏、倾斜的要及时扶正,培土20cm,有条件的可用小木棍支撑加固,且应适当进行修枝,以减轻树冠的重量,防止继续倒伏和减少水分蒸发,确保扶正后幼树尽快恢复生长。采取措施的时间越快越好,最好不要超过灾后10d,以免造成植株死亡。
2.2 对两年生桉树林中风倒、风折或倾斜严重的植株,要及时平桩,沿地面锯断,同时清理干净地面采伐废弃物和杂草,确保萌芽条能正常生长。两年生以上的风倒木,如果进行扶正和加固,在下一次台风中仍有可能倒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如漳浦县在2005年8月13日“珊瑚”台风中风倒的两年生桉树,经扶正加固后,在10月2日的“龙王”台风中,虽然当时风力仅5级左右,但又都全部倒伏。对轻微倾斜的林木,要及时修技、扶正和培土加固,有条件的还要用小木棍支撑加固。对于树干高度达4m以上,而树冠下垂的植株,可酌情进行修枝或截断树冠上部,使其恢复直立,也可伐除地上部分,让其重新萌芽。
2.3 对于三年生以上的桉树林,风灾后要及时清理风倒木和被风折断的树梢。风倒木进行平桩处理。风折的树桩应酌情处理,对于树干达4m以上高度的,可以选择保留或伐掉;4m以下一般是伐掉树干,让其重新萌芽;对于树下直立高度达4m以上,但树冠下垂的植株,可截断树冠上部,促其恢复直立,或整株伐掉让其重新萌芽。三年生以上的投树林,清理风折木可与抚育间伐同时进行,以降低成本。
2.4 其它措施:除了以上各种处理方法,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主要包括清杂一松土一定株一施肥四大环节。
2.4.1 要及时清理杂灌。对平桩的伐桩,周围的杂灌木应及时清除,挖除林地内的恶性杂草,然后沿种植带将杂灌及采伐剩余物归带。清理的宽度应达1.5m以上,这样可避免杂草遮盖伐桩,影响萌芽,也为今后的作业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4.2 对所有类型的风灾林分都要适时除草、翻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这样有利于促进林分的恢复。
2.4.3 及时补苗:对缺苗的林分,要在雨季及时补齐苗木,确保苗木均匀分布,密度适宜。2.4.4 及时修整萌芽条:当萌芽条长到30~50mm时,按照“去弱留强,去密留疏,保留合理株数”的原则,每个伐桩选择l~2株生长健壮的萌条,作为第二代进行培育,并除去其余的萌条。再过1个月左右,待萌条长到50~100era时,每个伐桩保留一株,个别大的伐桩也可保留两株。将林分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留的萌条应尽量选择贴近地面,位于伐桩的上坡方向或迎风面,以减少风害。
2.4.5 及时施肥:在确定萌条后,开沟深埋,每株施肥0.5kg左右,比例为N250g、P100g、K100g或N200g、P150g、K100g,还可适当加人一些微量元素,促进新芽萌动、生长。第22年再施一次。
2.4.6 培土:萌条定株后,结合抚育施肥,应及时进行培土,一般以培土高度达20cm以上最好。
2.5 注意病害发生的防治处理台风的影响,造成桉树植株根茎损伤,容易引起桉树青枯病、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台风过后,每周要进行l~2次巡察,发现有整株枯萎的植株,应当及时报告森防检疫部门,立即清除销毁病株,防止扩散,并进行土壤消毒。
2.5.1 桉树青枯病表现症状:植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片不脱落,而悬挂在枝条上。树干木质部呈黑褐色,根部腐烂,皮层脱落。木质部和髓部呈褐色坏死,有臭味。从发病至整株枯死,时问一般为2—3周。
2.5.2 桉树根腐病的表现症状:植株叶片失水萎蔫,逐渐脱落。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扩展。从发病到整株死亡,时间比青枯病长。本病害主要发生在1-3年生的林分。
3 预防措施
对桉树速丰林的风灾,可从树种、品种选择,造林密度,合理施肥,经营措施等方面加以防范,减少损失。
3.1 选择抗风性较强的树种、品种:在多风地段,选择抗风性较强的尾叶桉如u6,或树冠较稀的尾赤桉如DH201或尾园桉184。杂交桉的DH系列中,也有一些抗风品种,选好树种品种是减轻风灾损失的关键。
3.2 适度稀植。桉树生长快,林分郁闭早,造成树杆粗度不够,硬度小,树冠过密,下雨时承雨量太大,容易造成林分倒伏。应把造林密度控制在1 050~1 200/hm2。早期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林分径生长,适度控制高生长,增加林分的透风系数,以减轻风害。
3.3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适度控制树冠生长。前期适当控制N肥,防止徒长,合理调整N.P.K比例,增强树杆硬度,既节约投资成本,又能达到抗风的效果。
3.4 合理配置,宽行窄株,高低混交,不同树种、品种混交,同样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抗风性。
3.5 适度修枝,加强培土。提高抗风能力。对树冠较大的树种、品种,种植当年在台风来临前,适度修剪枝条,减轻树冠的承雨量,增加树冠的透风性,加上培土措施,可达到良好的抗风效果。
3.6 在桉树速丰林的外围或迎风面,选择抗风性较强的木麻黄、相思树等其它树种,营造防风林带,以保护桉树速丰林基地。
[张苏玮.桉树速丰林风灾后的技术处理及预防措施.林业勘察设计2006(1): 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