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qq260392889     提问时间: 2007/5/28 14:20:18
邮箱:qing1517@126.com
问题:
 
各种不同道路绿化种植设计要点??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5/28 14:56:34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1.绿化设计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的公路类型,由于它技术标准高,可使行车快速;加上它的交通设施先进齐全,可保证驾驶安全;同时它的服务项目完善,又给司乘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如果有方安选择和设计、使公路外观优美,有仅可以包装路容,净化大气,调节微气候,使行驶高速公路的车辆,有较大的舒适感,就会吸引人们乐于上路,乐于利用公体世假日到高速公路及其沿线旅游。高速公路除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外,还可由于旅游业的开拓,而增加不少收入。

     新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0.0.6”条中要求公路应绿化,特别要求高速公路要进行绿化设计。条文中提出“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要美化路容,保护环境,高速公路要进行专门绿化设计,协调环境美观。”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尤其在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对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方面的关章节中,均有具体的规定。从法规上,设计文件都明确的要求,从而保证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实施。

     交通部已编出“公路绿化规范”,目前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规范的出台,为期不远了,这将使公路的绿化走向正规,一切受规范的指引步入正轨,的确是一件好事。

     近年来,不少高速公路的决策者和管理方面的领导,对绿化工作引起了级大重视。如首都有机场高速公路,以国门第一路的荣誉感,作好全路绿化工作;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也以省门第一路的自豪,而对公路各部位加以绿化,使用者啧啧称赞;深圳机荷高速公路,广东深汕、佛开高速公路,特别委托园林绿化部门对沿线进行绿化设计,并由专门绿化公司进行施工和养护,从而使沿线郁郁郁葱葱,花卉、灌木、草坪相间,装点着公路分外妖娆。其它如沪杭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亦复如此。最难得的是沈大高速公路,在气候严寒的北方地区,植物生长不如南方优越的条件下,但能因地制宜选取材、选种,使公路绿化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高速公路如何进行绿化设计

     一般要求是: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经济稳定,功能高效,景观优美的指导原则,绿化总面积为30%—50%,绿化面积占路域面积30%以上,而对高速公路而言,各个部位和各个组成部分,对绿化目的要求则有所不同,因此要区别对待,遴选不同的绿化方式,认真地作出绿化设计。

2.1   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有多种用途它可使路容美观、还可诱导路线方向,防止对方来车眩光照射,对行车安全起到综合效果。

     新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提倡宽的中央分隔带,因此在其中可种植低密灌木丛如绿篱;七里香、万年青、米兰、大红花,将它们植株密集,修剪得体,显得整齐美观,使人感到生气盎然。有的还可种植美人蕉、串串红,它们花期较长,显得鲜艳夺目。有的可种植松,柏、剑兰,达不株株亭亭玉立,显得挺拔美丽。有的还可因地制宜种植月季、玉兰、棕榈、茉莉等花木,显得香郁扑鼻,司乘人员经此会感到心旷神怡。有的不用自然种植,而用盆景摆设其中,这样可免除用水浇灌下渗后软化中基,破坏路面。盆景在需要时还可抽换,以求景观多变。

     中央分隔带的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耐修剪、生长慢、且保持选型的植物。

     中央分隔带的地面可以种草,以增加路域内的绿化面积,且可防止雨水冲刷地面泥土,以保持路面洁净。如南京机场则种植四季长绿的高手草。

2.2   路侧  

     路侧防护栏一般用金属或砌体作成。但前者易腐蚀、耐久性差,且易破损;后者有压抑感,透气性不好。因此目前植物易于生长的地区,逐渐在推广绿篱。如用枸杞、美国刺等灌木林。或以乔、灌木相结合的绿色篱笆。即或在用实体防护干墙的地带也有用攀藤植物种植在其内外,附着其上苑似披着绿包外衣。形成鳞资栉比的一道碧绿长廊,这样也淡化了压抑感。如路侧贸有分期修建的空地,可有计划地种植乔、灌木,花卉及草坪,以充分利用空地作为绿化地域。如南京机场路的经验是分排有计划的种值花卉和低树,甚至有代表性的市树——雪松。总的要求是点状绿化与带状绿化相结合、乔灌木结结合,内外搭配、高低搭配,不要长经距离种植同一品种,就不会显得单调。

     如限于经费,可采取分期投入种植,速生与慢生植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其它既可满足及时绿化、又可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

2.3   互通式立交匝道包围区

     这里往往拥有较宽面积的空地,绿化时应充分加以利用。最适宜采用自然式绿化组合方式表成景点。

     这里既可与工程结构物——桥梁、匝道和草坪、花木、盆景等组成绚丽多姿的各式图案。同时又以各类植物、不同层次、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花灌木,不同开花季节,并以地形高低、植物群落的大小、行株间距,拼凑成各式各样的图样或文字,尤其在有条件时,可采用具有地方性图案,体现出当地地方的物色。

2.4   服务区、管理区、收费站

     在这些地方要结合房屋、停车场和其他设施整体,布置一定面积的绿化区,进行庭院式绿化。

     这里的绿化方式颇多,有草坪、花坛和路边、周遍的行道树,配合雕塑、山石、喷泉、水池、篱笆以及园林造型的小品,或绿色走廊、凉亭、庭园灯、凳桌……装饰看服务区内外广场,给人们恬静舒适感和阴凉感,改善着生活气息。或以绿化带分隔工作区和生活区,显得井然有序。

     对于收费站的绿化,由于场地有限,一般用花卉盆景、草地为主,并提前进行种植与摆设,以增强绿化效果。

2.5   路基

     路基包括土路肩、路堑和路堤,是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应作为重点进行绿化,以显示全线绿化的整体。在绿化方面。一般是对土路肩、路基边坡植草,不仅使人感到类似垫铺看一幅幅地毯,同时也可保护着路基稳定,防止雨水冲刷,对大自然的水土保持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在路堑、路堤土质坡处可直接植草,在风化石质边坡,可在横向挖沟种草或开掘鱼鳞坑种植小灌木、攀绿植物和悬垂绿化植物等。

     在部分需要采取方格或框架防护的边坡处,其方格或框格中可种草,既节省了污工,又促进边坡稳定。

2.6   其他方面

     声屏障:利用种植成排树木,或以攀绿植物进行垂直绿化,用以阻止各吸引噪音。用绿化方式做声屏障,可达到造价省、养护费用少、美观简洁,并可起着防大风、防废气、防暴雨的多种效益。

     防风固砂:路线附近如有流动砂丘,如有加以固定,在刮风季节风砂迷漫飘场,会使路面积砂并降低能风度,对行车安全受到影响。如采用生物固砂,要比其他物理或化学固砂方法省事易行,并可获得一劳永逸的效果。  

     隧道洞门进行绿化,可以减少遮光棚工程,亦可收到防烟、防尘净化空气的作用。

对于高速公路附近的旅游区、风景名胜地方,更应全面规划作出绿化设计。

3.绿化设计中的经验

     3.1   绿化设计要与主体工程进行总体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难收,方能保证绿化工程全面完成。目前有些高速公路绿化滞后,影响通车使用,如在通车后再补作绿化工程施工,又往往对交通地运输受一干扰。还有个别工程由于资金不足首期不安排绿化,一直等到运营后方注入资金补作绿化,往往会事倍功半,大有捉襟见肘之势。

     3.2   绿化工程应作到专业设计、专业施工、专业养护

     绿化工程不同与土建工程,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如乡土植物富有地方特色,需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种植季节等特点,选择合理的树种。还应是无毒、无害、无污染,对农作物无危害,而且要求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便于管理和养护的植物,并有较高的成活率,同时还应要求成长快、形态优美、树直冠大,分支部位高,发育好、适合高速公路种植条件的要求。

     在空间设计方面,又细分为自然式、整体式、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等方案做到种植得体。而这些只有依赖于园林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才能得心应手,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地域上南方要求花常开、叶常绿;北方要求三委有花、四季常绿。

     施工时可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选择园林公司承担。因为他们以栽种、施肥、藻溉……都有一套成熟经验,使初期培育成活才有保证。

     绿化施工后不能只栽不养,如果仅有好的设计、施工,缺乏后期及时养护,修剪、除虫、换种、补种和一系列的养护,修剪、除虫、换种、补种和一系列的养护工作,则会使绿化萎缩、退化,甚至前功尽弃。

     南京和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对绿化工程的养护,采取社会招标方式进行,由园林单位竞标。业主在养护基地,房屋设施,苗圃用地、用水、用电诸方面提供方便,使绿化状护工作得以持久,方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3.3   重视初期投入,注意年年投入。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对绿化工程,初期投入资金普遍不足,因此出现因陋就简,极不正规。据调查,如四车道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施工,初期每公里投入20万元,就可以得到保证,而且通车后每年还应对绿化工程再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养护,方可收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不能对绿化工程,存在一劳永逸的想法,因为绿化要经常浇水,不时施肥、修剪、处病虫害,有时还要补种、更新、甚至于拔除杂草,纯化草地。

3.4   建立苗圃,配备一定数量园林专业人员。

     高速公路需要有自已的苗圃,培育公路绿化所用的树木、花卉、草地,这样方能及时地提供优质价谦的草皮、树种。还要适当地扩大种植范围,培育新品种,还要及时引进上些良种。

     同时在高管局内哐其下属养护部门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专司全线绿化管理工作和对所建立的苗圃,作技术上指导。

     苗圃可以作为基地,是高速公路开发的一个好的项目,可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速公路,但也可面向社会,出售各种盆景和培育珍贵品种或供应时节日花卉,以增加收入,有条件时还可出口,打入国际市场。

3.5   绿化工程就注意经济实惠,实事求是,力求景观优美,切不可画蛇添足。

     如有些地区的挖方坡上专门设计台阶,摆设盆景。由于这些地方位置偏高,浇水不易,生长不旺,加之如遇山坡不稳,产生坍塌,会将这些盆景掩埋和推翻砸坏,阴塞边沟反而不得不偿失。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5/28 14:58:5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C1997]2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75—97,自1998年 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7年10月8日

术 语

 

  2.0.1 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0.2 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0.3 分车绿带 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2.0.4 行道树绿带 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2.0.5 路侧绿带 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2.0.6 交通岛绿地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2.0.7 中心岛绿地 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2.0.8 导向岛绿地 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

  2.0.9 立体交叉绿岛 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2.0.10 广场、停车场绿地 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2.0.11 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2.0.12 园林景观路 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2.0.13 装饰绿地 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

  2.0.14 开放式绿地 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人游览休息的绿地。

  2.0.15 通透式配置 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至 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道路绿化规划

 

  3.1 道路绿地率指标

  3.1.1 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

  3.1.2 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3.1.2.1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1.2.2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1.2.3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3.1.2.4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3.2 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

  3.2.1 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1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3.2.1.2 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3.2.1.3 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3.2.1.4 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3.2.1.5 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3.2.2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3.2.2.1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 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

  3.2.2.2 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3.2.2.3 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3.2.2.4 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3.3 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3.3.1 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3.3.2 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3.3.3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3.3.4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3.3.5 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3.3.6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道路绿带设计

 

  4.1 分车绿带设计

  4.1.1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4.1.2 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

  4.1.3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4.1.4 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

 

  4.2行道树绿带设计

  4.2.1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

  4.2.2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4.2.3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

  4.2.4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4.3路侧绿带设计

  4.3.1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4.3.2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

  4.3.3 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4.3.4 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 

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5.1 交通岛绿地设计

  5.1.1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5.1.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5.1.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5.1.4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5.2广场绿化设计

  5.2.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5.2.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5.2.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5.2.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

 

  5.3 停车场绿化设计

  5.3.1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5.3.2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

 

  6.1 道路绿化与架空线

  6.1.1 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6.1.2 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表6.1.2)

 

电压(KV)  1--10 35--110  154--220  330  

最小垂直距离(m) 1.5  3.0 3.5 4.5 

 

 

 

 

  6.2 道路绿化与地下管线

  6.2.1 新建道路或经改建后达到规划红线宽度的道路,其绿化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宜符合表6.2.1的规定;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

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表6.2.1)

 

管线名称 距乔木中心距离(m) 距灌木中心距离(m) 

电力电缆 1.0 1.0  

电信电缆(直埋) 1.0  1.0  

电信电缆(管道) 1.5 1.0 

给水管道 1.5 /  

雨水管道 1.5 /  

污水管道 1.5 /  

燃气管道 1.2  1.2  

热力管道 1.5 1.5  

排水盲沟 1.0 /  

 

 

 

  6.2.2 当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达到表6.2.1中规定的标准时,其绿化树木根颈中心至地下管外缘的最小距离可采用表6.2.2的规定。

树木根颈中心至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距离(表6.2.2) 

 

管线名称  距乔木根颈中心距离(m) 距灌木根颈中心距离(m) 

电力电缆  1.0  1.0  

电信电缆(直埋) 1.0  1.0 

电信电缆(管道) 1.5 1.0  

给水管道  1.5  1.0  

雨水管道 1.5  1.0  

污水管道 1.5 1.0  

 

  

 

  6.3 道路绿化与其他设施

  6.3.1 树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树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

 

设施名称  至乔木中心距离(m) 至灌木中心距离(m) 

低于2m的围墙 1.0 /  

挡土墙 1.0 /  

路灯杆柱 2.0 /  

电力、电信杆柱  1.5 /  

消防龙头 1.5 2.0  

测量水准点  2.0 2.0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7/5/28 16:38:49

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

    道路绿化的断面形式与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密切相关,完整的道路是由机动车道(快车道)、非机动车道(慢车道)、分隔带(分车带)、人行道及街旁绿地这几部分组成。  目前我国街道的横断面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一板二带式(一块板)


    它是由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化带组成,这种形式最为常见

    它的优点是用地经济、管理方便,较整齐。缺点是景观比较单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二板三带式(二块板)

    这种形式可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中间、两边共三条绿化带,中间8m宽以上可布置成林荫路,见图83

    它的优点是用地较经济,可避免机动车间事故的发生,缺点是不能避免机动车与非机车之间的事故发生


3.三板四带式(三块板)

    这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较完整的道路形式 。共有四条绿化带。

    它的优点是使街道美观、卫生防护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缺点是用地面积大,不经济。   


4.四板五带式(四快板)

这种形式在宽阔的街道上应用,是比较完整的道路绿化形式。共有五条绿化带,见图8-5。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它的优点是方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绿化量大,街道美观,生态效益显著。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经济。

5.其它形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部分城市道路已不能适应车辆日益增多的局面,不少城市将原有的双向车道改造成单行道,这就改变了传统的道路划分方式。

    在道路宅旁、山坡旁、河旁、建筑阴影大的地方多一板一带式,见图8-6。它只有一条绿带,卫生防护作用较差。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横断面形式也发展变化着,街道绿化的断面形式取决于街道的断面形式,但其平面布置形式就要依街道绿带的宽度而定了,即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绿带窄的只可种一至二行行道树,绿带宽的可布置成花园林荫道的形式。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