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jiangcheng12     提问时间: 2007/5/9 10:45:32
问题:
 
 专家,你好!我是云南思茅的,种植热带橡胶.发现,在冬春季节,天气时阴时晴,当淋过雨之后,橡胶的嫩叶会起白泡,之后就脱落.请问这是什么病?应该怎么防治?谢谢!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7/5/9 13:42:57

对橡胶白粉病的认识及防治 


白粉病病菌只为害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不侵染老叶。嫩叶感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似蜘蛛丝,以后在病斑上出现一层白粉,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这是本病最显著的特征。嫩叶感病初期若遇高温时,病斑上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病斑变为红褐色。当气温适宜时,病斑还可以恢复产生分生孢子,使病斑继续扩大。发病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甚至皱缩畸形、变黄,最后脱落。不脱落的病叶,随着叶片的老化和气温升高,病斑上的白粉逐渐消失,留下白色癣状斑或黄褐色坏死斑。花序感病后,出现一层白粉,病害严重时花蕾全部脱落,只留下光秃秃的花轴。

发生流行规律 白粉病发生流行与胶树抽叶物候期的长短、越冬菌量大小及冬春的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1、 白粉病流行条件

(1) 寄主物候

橡胶树新抽大量易感病的嫩叶是白粉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橡胶树群体抽叶期的早晚,决定着白粉病发生期的早晚;其次,橡胶树群体历期长短,决定着白粉病的流行强度;种植不同品系病情也不一样,除品种基因有别外,也与物候期有关。实生树和多品系混种林段,物候不整齐,病情比较重。而品种单一和物候整齐的林段,病情都比较轻。

(2) 越冬菌量

橡胶树冬季大量落叶期间,白粉病菌主要集中在胶林不落的老叶,嫩梢和苗圃越冬。越冬菌量的多少与翌年白粉病的流行强度有关,因为基础菌量多,为越冬后嫩叶提供大量的菌源,病害始见期早,重复侵染次数多,病害也就相对严重。越冬菌量的大小与病害流行强度虽有一定关系,但病害能否流行,还取决于胶树在抽嫩叶期间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

(3) 气候条件 

  温度是决定白粉病是否流行的主导因素。因为橡胶树越冬落叶和春季抽叶的整齐度和进度快慢受冬春气温制约。冬季气温偏高,橡胶树落叶不彻底,抽叶也就不整齐。相反则落叶彻底,抽叶整齐。流行期温度高,会加速新叶老化,减轻病情。如果出现倒春寒,延缓新叶老化,又会加重病情。 

  白粉病发展的适温范围为15-2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只要有一定的菌源和感病组织,病害便会迅速发展。抽叶期间,如遇上6天以上26℃的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在32℃以上的高温天气,病害的发展便会受到抑制。低温阴雨是一个综合的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

2、 白粉病小区流行特点

(1) 在一般年份的气候条件下,橡胶树抽叶迟的比抽叶早的林段发病严重。

(2) 橡胶树抽叶不整齐的林段发病较重。

(3) 越冬菌量大和病害始见期早的林段病情较重,凡是靠近重病苗圃的林段发病也较重。

(4) 橡胶树抽叶迟而不整齐,越冬菌量大的林段发病特别严重。

(5) 感病品系或多品系混种的林段,发病严重。

总之,林段间病害流行强度的差异,主要是决定于橡胶树抽叶过程的长短、越冬菌量的大小及病害始见期的早晚、品系的抗病性和林段间的小气候环境等。

 3、 橡胶树白粉病流行区的划分

(1) 病害常发区 病害流行频率高,一般年份均重病。

(2) 病害易发区 一般年份病情中等,个别年份重病或者轻病。

(3) 病害偶发区 一般年份轻病,个别年份重病。

防治方法 。

 1、 化学防治 可按以下四个阶段顺序进行:

(1)越冬防治

在早春橡胶树抽叶以前,摘除断倒树和正常树的冬嫩梢2-3次,每株断倒树留几条粗壮的嫩梢,并用硫磺粉或硫磺胶悬剂进行防治。

(2) 中心病株(或中心病区)的防治 

 在橡胶树20%抽叶以前,进行一次中心病株(区)调查,发现中心病株或中心病区,及时进行单株或局部喷药防治。

(3) 流行期防治

可使用担架喷粉机,热雾机或飞机喷施硫磺粉、硫磺胶悬剂、粉锈宁等农药。每亩次用325筛目的硫磺粉0.6-0.8kg。

 (4) 后抽植株防治 新叶70%老化以后,进行局部防治。

 2、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促进橡胶树生长,提高抗病和避病能力,可减轻病害发生和流行。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7/5/9 15:16:19

您好,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

      白粉病是橡胶树重要病害之一,它对橡胶树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主要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发病严重时,引起胶树落叶、落花,从而推迟开割时间,使胶乳减产,种子失收,胶树生势衰弱,甚至新梢枯死。1959年此病在海南岛首次发生流行,有些地区胶树因病三次落叶,被迫推迟开割时间,使胶乳比上年同期减产一半以上。此后,1965年、1966年、1969年、1970年、1978年、1985年、1987年又相继大面积流行,海南岛南部地区几乎每年都发生流行。
      一、症状
  本病菌只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不侵染老叶。嫩叶感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眼看好像蜘蛛丝,以后在病斑上出现一层白粉,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这是本病最显著的特征。嫩叶感病初期若遇高温时,病斑上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南昌病斑变为红褐色。当气温适宜时,病斑还可恢复产生分生孢子,使病斑继续扩大。发病严重时,病顺布满白粉,甚至皱缩畸形变黄,最后脱落。不脱落的病叶,随着叶片的老化和气温升高,病斑上的白粉逐渐消失,留下白色癣状斑或黄褐色坏死斑。花序感病后出现一层白粉,病害严重时花蕾全部脱落,只留下光秃秃的花轴。
      二、发病条件
  橡胶树白粉病菌是真菌,属半知菌亚门。菌丝生于寄主表面,无色透明,有分隔;分生孢子梗上产生数个分生孢子,这些分孢子陆续成熟,相继脱落,随着气流传播。发病条件:
  1.寄主物候:橡胶树新抽大量易感病的嫩叶是白粉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橡胶树大面积种植郁闭成林后,不但形成明显的落叶、抽叶过程,在春季还为病菌提供集中的大量的感病嫩叶,并使胶园形成一种荫凉高湿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繁殖和传播,为病害流行提供了必需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白粉病菌只能有少量嫩叶和苗圃幼苗上辗转发生,渡过夏秋及冬天。
  2.越冬菌量:橡胶树冬季大落叶期间,白粉病菌主要集中在胶树不落的老叶、嫩梢和苗圃越冬。越冬菌量的多少与翌年白粉病的流行强度有关,因为基础菌量多,为越冬后的嫩叶提供大量的菌源,病害始见期早,重复侵染次数多,病害也就相对严重。
  3.气候条件: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它的发生和流行同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白粉病发展的适温范围为15~2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只要有一定的菌源和感病组织,病害便会迅速发展。嫩叶期出现高温天气,温度在26℃以上数天,病害的发展便会受到抑制;降雨、日照等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白粉病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它们作为温度的配合因素对病害流行起一定作用。低温阴雨是一个综合的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因为这种气候减慢了叶片的老化速度,从而有利于病害泫行。
      三、防治
  白粉病的防治要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品种抗性、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措施。
  1.化学防治:在早春橡胶树抽叶前,摘除断倒树和正常树的冬嫩梢2~3次,并用硫磺粉或0.3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进行防治;在流行期,可使用担架喷粉机(如丰收30),热雾机或飞机喷施硫磺胶悬剂、粉锈宁、十三吗啉等有效农药。硫磺粉的用量,每亩每次0.8公斤左右,防治有效期10天。
  2.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促进橡胶树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可减轻病害发生和流行。
  3.选育抗病品系:选育抗病品系工作,国内外都做过一定的研究,但进展缓慢,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从生产上观察,在高产无性系中,以PB86、RRIM600发病较轻,海垦1病情中等,PR107、GT1、PB5/51抗病能力较差。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7/5/9 15:20:38

建议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相关专家联系咨询。请看如下报道:

云南橡胶树主要病害流行和控制研究”通过鉴定
    2006年5月10日,由云南省农垦总局组织,邀请海南、云南省内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应用技术成果“云南橡胶树主要病害流行和控制研究”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听取了该项研究情况汇报,审阅了研究报告等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云南植胶区属高纬度(北纬21°-25°)、高海拔山地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温影响,与世界传统植胶区属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风气候、大多低于海拔100M低丘平地植胶有很大不同。本项目能针对地区条件、特点和新问题展开研究,目标明确,设计规范,数据充实可信,经济效益计算合理。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综合治理技术的全面贯彻实施,使云南西部植胶区毁灭性的割面条溃疡病得到有效控制,现在因重病停割率已控制在0.1%以下,研制出的新药“治汤灵”防效高,并取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运用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理论,研究云南山地橡胶树白粉病的流行规律及测报指标有突破,确定保持中等病情是橡胶树白粉病防治的最经济合理水平,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其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本项目研究成果,多年来在国营橡胶农场和民营胶园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相当的学术水平,为世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植胶的病害防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综上所述,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地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7/5/9 23:28:11

重点应在“防”字上,而不等到大面积发病后,再来“治”!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