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害虫除治
1.天牛类 发生天牛害虫时,木材的下面和皮层中常堆积有粉粒、木屑或木丝。皮外羽化孔直径3~10mm,木材锯开的断面上常有大的椭圆形粉穴,有的粉穴顺年轮组成“漩涡”型,幼虫啮木时还会发出“喳喳”的声响。木材中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采取喷洒杀虫剂、剥皮、水浸、注药、熏蒸等方法,详见第八章枝干部害虫防治中天牛类防治方法。
2.小蠹类 木材受到小蠹虫为害时,树皮上带有稀疏的圆形或斜形侵入孔,孔内有油粉排出,孔口周围黏附有细木粉或凝结有树脂;皮部与木质部常常脱开,有褐色油粉末或虫粪末;边材部常有“丁”字形的蛀坑。由于大部分小蠹都为害新伐湿原木,对木材含水率要求高。防治木材小蠹虫宜采用剥皮法、水浸法、干燥法和药剂熏蒸法,后者与熏蒸天牛害虫的方法相同。
3.长蠹类、粉蠹类 被害的阔叶树木材或竹材上,有极细的黄白色粉末排出。羽化孔为圆形,孔内多见细粉末,粉蠹的羽化孔直径1mm左右,长蠹羽化孔直径1~7mm。断面的边材部有密集的圆形粉穴,另外,在木材面上常出现玉带郭公虫或异色郭公虫等天敌。由于这两类害虫主要发生在木材的边材部,防除措施主要是搞好被害物的表面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烘烤法、汽蒸法、日光曝晒法、远红外线辐射法、熏蒸法、水浸法及化学药剂涂布法等。其中熏蒸法可用硫酰氟在帐幕中进行,在气温20~22℃时,施药20g/m3理12~24小时;气温0~1℃时,施药30g/m3,处理2~3天。化学药剂涂布法可用于防治木器和家具中的粉蠹,可涂刷0.1%氯氰菊酯溶液,掺加适量虫胶片和防霉剂。通常涂药3次以上,每次间隔1个月左右,每次涂药量为100~150g/m2
4.窃蠹类 木材受窃蠹为害时,可在其下面见到少量黑褐色或黄褐色粪粒。羽化孔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mm,孔内有少量粒状排泄物或钙质茧壳。在木材断面的边材或心材部有较密集的圆形虫孔,呈旋涡状或波纹状排列。根据虫道内粪粒堆积疏松、通导性较好和成虫喜蛰伏于洞穴内的习性,可采用如下方法除治。
(1)化学药剂涂布法。当房屋木构件受窃蠹为害时,在成虫羽化期或前期,用80%敌敌畏乳剂加200~400倍柴油或煤油配成敌敌畏油剂刷涂1~2次,处理的房间应尽量密闭。
(2)施放肿腿蜂寄生。在蛹期和幼虫期,室温达13℃以上时,可在每间房屋施放1000头左右肿腿蜂。被寄生后,每头老龄窃蠹幼虫可繁殖肿腿蜂5~12头。
5.家白蚁和散白蚁 家白蚁和散白蚁为土、木两栖型,在与土壤接触的木材中做巢,在蚁巢的外围或附近,有白蚁取食后排出的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疏松泥块,巢的上面有1mm直径的通气孔十余个至数十个。被害的木结构物上,常有长条状的分区孔,孔口如绿豆或黄豆大小并以泥封住。防治白蚁主要采用挖巢、液杀、诱杀等方法。
(1)挖巢灭蚁 土栖白蚁的巢筑在地下,在外出活动取食时留有泥被、泥线、婚飞孔等,跟踪追击可找到蚁道。在蚁道内插入探条,顺蚁道追挖,便可找到主道和主巢。每年“芒种”、“夏至”季节,凡是地面上生长有鸡纵菌的地方,地下常有土栖白蚁的窝。
(2)液剂毒杀 一般用5%~10%亚砷酸钠灌入蚁道和喷洒木材表面,每立方米板材药量为1~2kg,以触杀和熏蒸作用杀死白蚁。
(3)诱杀 在不知蚁巢位置时采用。在白蚁来往频繁的地下挖一个深30cm、长宽40~50cm的土坑为诱杀坑,将白蚁喜食的松树枝、桉树皮、甘蔗渣等放入坑内覆上稻草和泥土,再浇上一些洗米水,经10~20天后,待白蚁较多时施药,然后恢复原状继续引诱,直到无蚁为止。